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心胆
xīn dǎn

【拼音】:xīn dǎn

【注音】:ㄒ一ㄣㄉㄢˇ

【结构】:心(独体结构)胆(左右结构)

【简体】:心胆

【繁体】:心膽

字义分解
心胆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心和胆。常以喻胆量。2.指心。3.心志。心胆[xīndǎn]⒈心和胆。常以喻胆量。⒉指心。⒊心志。
基础解释
心和胆。常以喻胆量。指心。心志。
引证解释
⒈心和胆。常以喻胆量。引《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你一定要买,也该回来和你爹商酌商酌嘛。你心胆太大了。”⒉指心。引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至今説起,俺这心胆还是磕扑磕扑的跳。”⒊心志。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
网络解释
心胆心胆,指心和胆。常以喻胆量。
汉语大词典
(1).心和胆。常以喻胆量。《三国志·魏志·钟会传》:“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你一定要买,也该回来和你爹商酌商酌嘛。你心胆太大了。”(2).指心。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至今说起,俺这心胆还是磕扑磕扑的跳。”(3).心志。《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
国语辞典
心志胆量。心胆[xīndǎn]⒈心志胆量。引《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钟会传》:「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已破故也。」
辞典修订版
心志胆量。《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锺会传》:「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已破故也。」
心胆造句
1.廉则夜夜平安,半夜敲门心不惊;贪则日日难熬,风吹草动心胆颤。
2.一心二用坐上车,三番四次许平安,五寒六暑不间断,七上八下心胆颤,久逢无车日来到,十分欣喜笑欢颜;再无排污来担心,安全舒畅健康安!
3.万童冢心胆俱碎,猪八戒重游广寒宫。
4.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民警掏枪朝天“叭叭叭”连开三枪示警,一劫匪心胆俱寒,乖乖把摩托车停下,束手就擒。
5.许宣被白娘子一骗,回嗔作喜,沉吟了半晌,被色迷了心胆,留连之意,不回下处,就在白娘子楼上歇了。
6.关键时刻,孙兵再作突破,变身成擎天巨猿,只是一击,就把两个魔王打成肉酱,再抓住一个信手撕成两半,最后两魔心胆俱裂,待要逃走,已来不及。
7.王爷,赵四赵六深荷王爷厚恩,非但不能酬报半分,反倒举动鲁莽,伤及王爷千金之躯,现已心胆俱裂,愧悔莫及;虽然如此,还请王爷重重惩治,以儆后来!
8.好不容易挣脱的歹徒心胆俱寒,菜刀落地,皮鞋脱了脚也顾不上,跟在同伙后面狼狈逃窜。
9.好不容易挣脱的歹徒心胆俱寒,菜刀当啷落地,皮鞋踩脱了也顾不上捡,跟在同伙后面狼狈逃窜。
10.绿洲中陡然卷起来一阵黑风,黑风中一声虎吼霹雳般响起,震得那骆驼心胆俱裂,她再顾不得那么许多,战战兢兢地撩开蹄子狂奔,唯恐再多留片刻。
心胆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