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不臣之心
bù chén zhī xīn

【拼音】:bù chén zhī xīn

【注音】:ㄅㄨˋㄔㄣˊㄓㄒ一ㄣ

【词性】:成语。

【简体】:不臣之心

【繁体】:不臣之心

字义分解
不臣之心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不忠诚的心。⒈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综合释义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国语辞典
不臣之心[bùchénzhīxīn]⒈不忠诚的心。引《三国演义·第三回》:「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成语解释不臣之心
辞典修订版
不忠诚的心。《三国演义.第三回》:「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
其他释义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出处
《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晋书·周处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恆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不臣之心造句
1.另外一些强大的诸侯也已经有不臣之心,纷纷屯粮驻兵,只待皇帝一死,就开始参与争霸天下的进程中。
2.岳父息怒,子青知错了,但有一点子青发誓,护商队绝无半点不臣之心,还望岳父明察。
3.苏海重权在握,朝野侧目,蠢蠢然渐萌不臣之心,已不把哈密王放在眼里。
4.董卓既私行废立之事,其必有不臣之心,则天子有难矣!
5.藩镇将领一心保唐的在少,保存实力怀不臣之心的在多,又深惧我军之威,坚守不出的必大有人在,剩下不听劝告的,可遣大将痛击,如此一来,联军之危可解。
6.甘罗勃然变色,矢口否认道“一派胡言!老夫对秦国衷心一片,对君上那更是忠心耿耿!又怎么会如你所说的有那不臣之心!”。
7.长公主刘筝的先皇密诏倘若楚瑜有不臣之心,天下共击之。
8.其实长孙冲说那句话的本意是想消除李世民的戒心,长孙冲担心李世民以为他有什么不臣之心,所以才那样说的,却没想到因为巧合而成了误会。
9.诸葛恪专权恣虐,杀害公卿,将有不臣之心
10.对王敦晚年的“不臣之心”“专擅之迹”,江南籍幕佐比北方籍幕佐表现出更大的容忍和顺从。
不臣之心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