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反兵
fǎn bīng

【拼音】:fǎn bīng

【注音】:ㄈㄢˇㄅ一ㄥ

【结构】:反(半包围结构)兵(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反兵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回家取武器。2.叛军。反兵[fǎnbīng]⒈回家取武器。⒉叛军。
基础解释
回家取武器。叛军。
引证解释
⒈回家取武器。引《礼记·曲礼上》:“父之讎,弗与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孔颖达疏:“不反兵者,谓带兵自随也。若行逢讎,身不带兵,方反家取之,比来,则讎已逃辟,终不可得,故恒带兵,见即杀之也。”宋范成大《柏乡》诗:“贯生名压汉公卿,自古逢讎不反兵。”引申为复仇。章炳麟《复仇是非论》:“箸者乃有亲属反兵之事,报之得直,固无可非也。”⒉叛军。引《史记·吴王濞列传》:“吴反兵且至,至,屠下邳不过食顷。”
网络解释
反兵反兵,读音为fǎnbīng,汉语词语,意思是:.回家取武器(或许有“叛军”之意)
综合释义
回家取武器。《礼记·曲礼上》:“父之讎,弗与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孔颖达疏:“不反兵者,谓带兵自随也。若行逢讎,身不带兵,方反家取之,比来,则讎已逃辟,终不可得,故恒带兵,见即杀之也。”宋范成大《柏乡》诗:“贯生名压汉公卿,自古逢讎不反兵。”引申为复仇。章炳麟《复仇是非论》:“箸者乃有亲属反兵之事,报之得直,固无可非也。”叛军。《史记·吴王濞列传》:“吴反兵且至,至,屠下邳不过食顷。”
汉语大词典
(1).回家取武器。《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孔颖达疏:“不反兵者,谓带兵自随也。若行逢雠,身不带兵,方反家取之,比来,则雠已逃辟,终不可得,故恒带兵,见即杀之也。”宋范成大《柏乡》诗:“贯生名压汉公卿,自古逢雠不反兵。”引申为复仇。章炳麟《复仇是非论》:“箸者乃有亲属反兵之事,报之得直,固无可非也。”(2).叛军。《史记·吴王濞列传》:“吴反兵且至,至,屠下邳不过食顷。”
反兵造句
1.兵役行政处罚是违反兵役法应承担的兵役行政法律责任。
2.不过卢植也不会多问,每个人都有秘密,他的正事就是带兵打仗,尽早平反,兵贵神速,并不会因为一个炼器师的奇异而耽误太久。(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反兵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