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侧匿
cè nì

【拼音】:cè nì

【注音】:ㄘㄜˋㄋ一ˋ

【结构】:侧(左右结构)匿(半包围结构)

【简体】:侧匿

【繁体】:側匿

字义分解
侧匿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2.阴险奸诈。侧匿[cènì]⒈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⒉阴险奸诈。
基础解释
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阴险奸诈。
引证解释
⒈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引《尚书大传》卷三:“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郑玄注:“侧匿,犹缩缩行迟貌。”《汉书·孔光传》:“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谓朓、侧匿。”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侧匿,行迟也。”⒉阴险奸诈。引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人侧匿颇僻,隐蔽不公。”
网络解释
侧匿cènì
综合释义
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尚书大传》卷三:“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郑玄注:“侧匿,犹缩缩行迟貌。”《汉书·孔光传》:“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谓朓、侧匿。”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侧匿,行迟也。”阴险奸诈。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人侧匿颇僻,隐蔽不公。”古代天文学上指朔日而初月见于东方。也可形容畏缩犹豫,迟疑不进。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人民,侧匿颇僻,隐蔽不公。」
网友释义
cènì1、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尚书大传》卷三:“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郑玄注:“侧匿,犹缩缩行迟貌。”《汉书·孔光传》:“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谓朓、侧匿。”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侧匿,行迟也。”2、指阴险奸诈。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人侧匿颇僻,隐蔽不公。”
汉语大词典
(1).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尚书大传》卷三:“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郑玄注:“侧匿,犹缩缩行迟貌。”《汉书·孔光传》:“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谓朓、侧匿。”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侧匿,行迟也。”(2).阴险奸诈。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人侧匿颇僻,隐蔽不公。”
国语辞典
古代天文学上指朔日而初月见于东方。亦可形容畏缩犹豫,迟疑不进。侧匿[cènì]⒈古代天文学上指朔日而初月见于东方。亦可形容畏缩犹豫,迟疑不进。引《周礼·春官·保章氏》:「日月之变动」句下汉·郑玄·注:「日有薄食晕珥,月有盈亏朓侧匿之变。」《宋书·卷二三·天文志·序》:「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侧匿,迟不敢进也。」⒉形容阴邪奸私。引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人民,侧匿颇僻,隐蔽不公。」
辞典修订版
古代天文学上指朔日而初月见于东方。也可形容畏缩犹豫,迟疑不进。《周礼.春官.保章氏》:「日月之变动」句下汉.郑玄.注:「日有薄食晕珥,月有盈亏朓侧匿之变。」《宋书.卷二三.天文志.序》:「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侧匿,迟不敢进也。」形容阴邪奸私。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人民,侧匿颇僻,隐蔽不公。」
其他解释
1.朔而月见东方也。行迟貌。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诂》:「侧匿,缩也。」疏证:「《说文》:『朔而月见东方,谓之缩胶。』《汉书·五行志》:『缩胶作仄慝。』《尚书大传》:『作侧匿。』。」;《周礼·春官·保章氏》注:「月有盈亏朓侧匿之变。」;《尚书大传·洪范》:「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注:「侧匿,犹缩缩,行迟貌。」;《汉书·五行志》:「刘向以为,朓者疾也。君舒缓则臣骄慢,故日行迟而月行疾也。仄慝者,不进之意。君肃急则臣恐惧,故日行疾而月行迟,不敢迫近君也。」;《后汉书·蔡邕传》:「侯王肃,则月侧匿。」;《晋书·律历志》:「着眺与侧匿之说。」;《宋书·天文志序》:「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侧匿,迟不敢进也。」;《宋史·律历志》:「侧匿者,人君严急,臣下危殆恐惧之象。」
侧匿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