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犬彘
quǎn zhì

【拼音】:quǎn zhì

【注音】:ㄑㄨㄢˇㄓˋ

【结构】:犬(独体结构)彘(上下结构)

【简体】:犬彘

【繁体】:犬彘

字义分解
犬彘的解释
词语解释
狗和猪。喻卑劣或卑劣之人。犬彘[quǎnzhì]⒈狗和猪。喻卑劣或卑劣之人。
引证解释
⒈狗和猪。引《吕氏春秋·明理》:“国有游虵西东,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有狼入於国。”⒉喻卑劣或卑劣之人。引《汉书·贡禹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三朝要典》:“五虎五彪等之犬彘,《春秋》责备,不能无嗛于诸贤耳!”
网络解释
犬彘犬彘,读音quǎnzhì,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狗和猪。
综合释义
狗和猪。《吕氏春秋·明理》:“国有游虵西东,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有狼入於国。”喻卑劣或卑劣之人。《汉书·贡禹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三朝要典》:“五虎五彪等之犬彘,《春秋》责备,不能无嗛于诸贤耳!”犬彘[quǎnzhì]狗与猪。《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比喻卑贱鄙陋的人。《汉书.卷七二.贡禹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网友释义
犬彘,读音quǎnzhì,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狗和猪。
汉语大词典
(1).狗和猪。《吕氏春秋·明理》:“国有游蛇西东,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有狼入于国。”(2).喻卑劣或卑劣之人。《汉书·贡禹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三朝要典》:“五虎五彪等之犬彘,《春秋》责备,不能无嗛于诸贤耳!”
国语辞典
狗与猪。犬彘[quǎnzhì]⒈狗与猪。引《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马牛乃言,犬彘乃连。」⒉比喻卑贱鄙陋的人。引《汉书·卷七二·贡禹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辞典修订版
狗与猪。《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比喻卑贱鄙陋的人。《汉书.卷七二.贡禹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其他释义
1.狗和猪。2.喻卑劣或卑劣之人。
犬彘造句
1.王安石的衣着,大概也是很不讲究的,苏洵在他的著名的《辨奸论》中写道“(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其情也哉!”。
犬彘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