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林薮
lín sǒu

【拼音】:lín sǒu

【注音】:ㄌ一ㄣˊㄙㄡˇ

【结构】:林(左右结构)薮(上下结构)

【简体】:林薮

【繁体】:林藪

字义分解
林薮的解释
词语解释
(书)(名)丛林;林木茂密的地方。林薮[línsǒu]⒈山林与泽薮。⒉指山野隐居的地方。⒊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引证解释
⒈山林与泽薮。引《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晋左思《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唐李白《大猎赋》:“穷遐荒,荡林藪,扼士狛,殪天狗。”明郑若庸《玉玦记·赏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清方文《送薪行·答胡公峤》:“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⒉指山野隐居的地方。引汉蔡邕《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辞徵召之宠。”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周党麟跱于林藪,而无损孝文之刑厝也。”唐钱起《送褚人落第东归》诗:“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藪。”清金农《蒲州刘高士隐居不仕时时断炊作诗慰之》之一:“林藪惟知味道腴,长贫何用计华枯。”⒊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引汉班固《典引》:“是时圣上……屡访群儒,諭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僕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藪。”《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购求至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注:“国初左僕射萧瑀及许善心、杨素、褚安福家并进图画,兼隋代所有,乃成林藪。”
网络解释
林薮林薮,汉语词汇。
释义
1、山林与泽薮。
综合释义
山林与泽薮。《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晋左思《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唐李白《大猎赋》:“穷遐荒,荡林藪,扼士狛,殪天狗。”明郑若庸《玉玦记·赏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清方文《送薪行·答胡公峤》:“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指山野隐居的地方。汉蔡邕《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辞徵召之宠。”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周党麟跱于林藪,而无损孝文之刑厝也。”唐钱起《送褚人落第东归》诗:“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藪。”清金农《蒲州刘高士隐居不仕时时断炊作诗慰之》之一:“林藪惟知味道腴,长贫何用计华枯。”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汉班固《典引》:“是时圣上……屡访群儒,諭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僕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藪。”《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购求至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注:“国初左僕射萧瑀及许善心、杨素、褚安福家并进图画,兼隋代所有,乃成林藪。”
汉语大词典
(1).山林与泽薮。《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晋左思《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薮石留而芜秽。”唐李白《大猎赋》:“穷遐荒,荡林薮,扼士狛,殪天狗。”明郑若庸《玉玦记·赏花》:“或密或疏的林薮,葳葳蕤蕤。”清方文《送薪行·答胡公峤》:“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薮。”(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汉蔡邕《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薮之中,以辞徵召之宠。”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周党麟跱于林薮,而无损孝文之刑厝也。”唐钱起《送褚人落第东归》诗:“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薮。”清金农《蒲州刘高士隐居不仕时时断炊作诗慰之》之一:“林薮惟知味道腴,长贫何用计华枯。”(3).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汉班固《典引》:“是时圣上……屡访群儒,谕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购求至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注:“国初左仆射萧瑀及许善心、杨素、褚安福家并进图画,兼隋代所有,乃成林薮。”
国语辞典
草木茂盛的地方。林薮[línsǒu]⒈草木茂盛的地方。引《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⒉事物聚集的地方。引《文选·班固·典引》:「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谊之林薮。」⒊山野间隐居的地方。引《文选·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之别业。」
辞典修订版
草木茂盛的地方。《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事物聚集的地方。《文选.班固.典引》:「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谊之林薮。」山野间隐居的地方。《文选.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之别业。」
其他释义
1.山林与泽薮。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3.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林薮造句
1.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2.鸟横鶱、凌空啼啭,独怜林薮无际。
3.恐山林薮泽,藏荆隋之宝,卜筑屠钓,韫萧张之奇。
4.西望林薮丘岗之际,彩焕烂然,恍若仙境沉睡一般,而我们背后的秋阳,仿佛一个慈祥的牧人,正趁薄暮时分,赶送我们归去。我们踟蹰于天国的历程当中也是这样。
5.正如宋代名相司马光所说“闻喜士大夫之林薮也”
林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