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畏惧
wèi jù

【拼音】:wèi jù

【注音】:ㄨㄟˋㄐㄨˋ

【词性】:名词、动词。

【结构】:畏(上下结构)惧(左右结构)

【简体】:畏惧

【繁体】:畏懼

字义分解
畏惧的解释
词语解释
畏惧wèijù。(1)害怕;恐惧。畏惧[wèijù]⒈害怕;恐惧。例不病则不畏惧。——汉·王充《论衡·订鬼篇》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若有所畏惧。畏惧心理。无所畏惧。英fear;
基础解释
(动)害怕。[近]胆寒。[反]勇敢|大胆。
引证解释
⒈害怕。引《战国策·秦策一》:“朞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新唐书·魏元忠传》:“君侧之人,众所畏惧,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者也。”《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旋(金旋)问部将:‘谁敢出战?’众皆畏惧,莫敢向前。”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九章:“山上修筑工事的敌人,由于畏惧我军的冷炮,大部分钻进了地堡。”
网络解释
畏惧畏惧,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害怕。《战国策·秦策一》:“朞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新唐书·魏元忠传》:“君侧之人,众所畏惧,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者也。”《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旋(金旋)问部将:‘谁敢出战?’众皆畏惧,莫敢向前。”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九章:“山上修筑工事的敌人,由于畏惧我军的冷炮,大部分钻进了地堡。”
网友释义
畏惧,汉语词汇。拼音:wèijù指害怕。语出《战国策·秦策一》:“朞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汉语大词典
害怕。《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新唐书·魏元忠传》:“君侧之人,众所畏惧,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者也。”《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旋(金旋)问部将:‘谁敢出战?’众皆畏惧,莫敢向前。”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九章:“山上修筑工事的敌人,由于畏惧我军的冷炮,大部分钻进了地堡。”
国语辞典
害怕、恐惧。畏惧[wèijù]⒈害怕、恐惧。引《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权观玄德仪表非凡,心中有畏惧之意。」《儒林外史·第六回》:「船家十分畏惧,小心伏侍。」近胆寒胆怯恐惧害怕忌惮惧怕畏怯畏缩
辞典修订版
害怕、恐惧。《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权观玄德仪表非凡,心中有畏惧之意。」《儒林外史.第六回》:「船家十分畏惧,小心伏侍。」
辞典简编版
害怕、恐惧。 【造句】要想在公众场合滔滔雄辩,首先要破除畏惧的心理。
其他释义
害怕:无所畏惧|毫不畏惧|君侧之人,众所畏惧。
近反义词
畏惧造句
1.坚强的江姐不畏惧敌人的吓唬与威胁。
2.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
3.它像进军的冲锋号,鼓舞着学员们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
4.一听到要去蹦极,她心里就畏惧
5.尽管他强作镇定,但也无法掩饰内心的畏惧
6.暴风雨中的大海咆哮不止,令人畏惧
7.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8.任凭山高水险,任凭荆棘丛生,优秀的地质工作者无所畏惧
9.在这场战斗中,他无所畏惧地勇往之前。
10.在地震面前,战士们无所畏惧,奋勇争先,抢救出许多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
畏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