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殿
殿
yī diàn

【拼音】:yī diàn

【注音】:一ㄉ一ㄢˋ

【结构】:一(独体结构)殿(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一殿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座殿堂。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满殿。
引证解释
⒈一座殿堂。引《史记·孝武本纪》:“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⒉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按,汉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引《北史·郭祚传》:“祚奏言:‘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⒊满殿。引元胡天游《七岁游法兴寺》诗:“老僧读罢《楞严》呪,一殿神风柏子香。”
网络解释
一殿一座殿堂。《史记·孝武本纪》:“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
综合释义
一座殿堂。《史记·孝武本纪》:“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祚奏言:‘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汉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满殿。元胡天游《七岁游法兴寺》诗:“老僧读罢《楞严》呪,一殿神风柏子香。”
汉语大词典
(1).一座殿堂。《史记·孝武本纪》:“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2).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祚奏言:‘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汉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3).满殿。元胡天游《七岁游法兴寺》诗:“老僧读罢《楞严》咒,一殿神风柏子香。”
其他释义
1.一座殿堂。2.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祚奏言:'考察令:公清独着,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汉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3.满殿。
一殿造句
1.第一殿秦广王蒋,专司人间夭寿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寿终,接引超升;功过两半者,送交第十殿发放,仍投入世间,男转为女,女转为男。
2.哦,是这样的,一殿的秦广王陛下手下的缉拿使辞任了,所以决定由你来出任这个位置!
3.第五殿,阎罗天子包,正月初八日诞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
4.第五殿,阎罗王,十殿阎王之首,正月初八日诞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
5.阎罗王,正月初八日诞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第五殿。
6.微臣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7.凌波殿为一殿,朝晖殿为二殿,飞鸿殿为三殿,雅岚殿为四殿,惊鸿殿为五殿殿,逸韵殿为六殿,仪元殿为七殿,怡和殿为八殿。
8.青龙观始建于炎黄国明末年间,由凤鸣镇首富张万三为供奉响水河神,保佑一方风雨安顺而捐建,期间耗资白银千两,有一殿两院,整体使用上好的桐木建造。
9.我再出五十两赏银,弄点好席面,你们解解秽气,明儿刘全到他两家知会了,叫收尸,再各人送二百四十两赙仪……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们毕竟是一殿之臣呐……
10.杨凡,相信云裳已经和你说了,我是一殿之主,不能枉法徇私,其他的资源现在不能给你,但是也不能言而无信,这空戒是我的私人物品,就送予你了,好好利用吧。
一殿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