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通才
tōng cái

【拼音】:tōng cái

【注音】:ㄊㄨㄥㄘㄞˊ

【词性】:名词。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才(独体结构)

【简体】:通才

【繁体】:通才

字义分解
通才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通才tōngcái。(1)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才[tōngcái]⒈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英universalgenius;all-roundperson;versatileperson;
基础解释
[universalgenius;all-roundperson;versatileperson]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
引证解释
⒈学识广博兼备多种才能的人。引《六韬·王翼》:“通才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对宾客,议论谈语,消患解结。”《宋书·孔顗传》:“夫以记室之要,宜须通才敏思,加性情勤密者。”《元史·世祖纪十》:“阿合马专政时大小官员,例皆奏罢,其间岂无通才?宜择可用者仍用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吴(吴承恩)则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颇为广泛。”
网络解释
通才通才,汉语词汇。
释义
通常指学识广博、兼备多种的才能。
综合释义
学识广博兼备多种才能的人。《六韬·王翼》:“通才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对宾客,议论谈语,消患解结。”《宋书·孔顗传》:“夫以记室之要,宜须通才敏思,加性情勤密者。”《元史·世祖纪十》:“阿合马专政时大小官员,例皆奏罢,其间岂无通才?宜择可用者仍用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吴(吴承恩)则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颇为广泛。”通才[tōngcái]学识广博,兼具多种才能的人。《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又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补益于朝者。」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博通多种才能。如:「通才教育」。
网友释义
通才,通常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的才能。从人才学、教育学的角度将具有通才的人称横向型人才。
汉语大词典
学识广博兼备多种才能的人。《六韬·王翼》:“通才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对宾客,议论谈语,消患解结。”《宋书·孔顗传》:“夫以记室之要,宜须通才敏思,加性情勤密者。”《元史·世祖纪十》:“阿合马专政时大小官员,例皆奏罢,其间岂无通才?宜择可用者仍用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吴(吴承恩)则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颇为广泛。”
国语辞典
学识广博,兼具多种才能的人,如:「通才教育」。通才[tōngcái]⒈学识广博,兼具多种才能的人。引《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又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补益于朝者。」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⒉博通多种才能。例如:「通才教育」。英语polymath,all-roundperson德语Polyhistor(S)​
辞典修订版
学识广博,兼具多种才能的人。《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又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补益于朝者。」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博通多种才能,如:「通才教育」。
辞典简编版
学识广博,兼具多种才能的人。 【造句】大学除了培育专门人才外,亦藉由通识课程来加强通才教育。
其他释义
知识面较广博的人才。即在精通一二门专业的基础上,兼备其他方面的知识,能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善于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人才。
通才造句
1.你能触类旁通,才想得出这样的答案。
2.生活中因为有了沟通,才出现了冰释前嫌、和睦相处、门庭若市……等四字词语,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生活中不能没有了沟通,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了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3.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霸”是以培养博雅型通才为己任的大学教育的死敌,对强调坐冷板凳、下死工夫的人文社科领域来说,尤其如此。
5.有通才有达,纵横捭阖的道路网络,引导旺盛的商业流通。
6.班级干部只有和同学们呼吸相通,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7.可别小看了这个“略懂”,按照文理合一、培养通才的最新高考设想,既能观风占雨,又会抱膝长吟的诸葛同学,可是各学科均衡发展的最佳考生。
8.“从汉字笔画看,名牌是一个口,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品牌是三个口,三人成众,三口为品,那需要大家心通才成。
9.所谓通才,不仅指在学问上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对人生的彻悟和关怀。与通才相对应的是专才,这就是充斥今日的那些所谓专家们。他们专业越分越细,路越走越窄,所掌握的知识纯粹用来混饭的。
10.完美靠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世上的东西时常少而难求,过多必无益,靠广博则难免成为平庸之辈。所谓通才,总想在学业上门门皆通,结果则常常不尽如人意。
通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