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造作
zào zuo

【拼音】:zào zuo

【注音】:ㄗㄠˋㄗㄨㄛˋ

【词性】:形容词。

【结构】:造(半包围结构)作(左右结构)

【简体】:造作

【繁体】:造作

字义分解
造作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造作zàozuò。(1)做作。(2)制造;捏造。造作[zàozuò]⒈做作。例矫揉造作。英affected;⒉制造;捏造。例造作谣言。英fake;
基础解释
1.指做出的某种动作、表情、腔调等不自然:矫揉~。2.制造。
引证解释
⒈制造;制作。引《汉书·毋将隆传》:“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於尔。”唐高适《贺安禄山死表》:“逆贼孤负圣朝,造作氛祲,啸聚吠尧之犬,倚赖射天之矢,残酷生灵,斯亦至矣。”《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我空痴长了五十二岁,并不知螃蟹这般造作,委的好吃。”鲁迅《三闲集·怎么写》:“如果他先意识到这一切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造作,便自然没有一切挂碍了。”⒉指制造、制作之物。引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上》:“今也衣服、饮食、马匹、甲仗、礼乐、货贿、造作,无不取办於禁城数里之内。”⒊伪造。引《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陛下不密其言,至令宣露,羣邪项领,膏脣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唐寒山《诗》之二四二:“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鬼脸的辩护》:“敌人所造作的那些‘放火杀人’之类的谣言,正是要把这种鬼脸硬套在先进的工农头上。”⒋谎言,谣言。引唐无名氏《洛神传》:“无信造作,皆梁朝四公诞妄之词尔。”⒌做作。引宋陈善《扪虱新话·论俗人之俗》:“平日无佳论,而临事好造作,此俗人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天下事贵自然,不贵造作。”老舍《二马》第三段十一:“伊姑娘一面招呼她们母女,一面顺手儿把帽子摘下来,戴上,非常的自然,一点没有显排帽子的样儿,也没有故意造作的态度。”
网络解释
造作(汉语词语)造作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àozuò,意思是1、制造;制作。2、指制造﹑制作之物。3、伪造。4、谎言,谣言。5、做作。
综合释义
制造;制作。《汉书·毋将隆传》:“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於尔。”唐高适《贺安禄山死表》:“逆贼孤负圣朝,造作氛祲,啸聚吠尧之犬,倚赖射天之矢,残酷生灵,斯亦至矣。”《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我空痴长了五十二岁,并不知螃蟹这般造作,委的好吃。”鲁迅《三闲集·怎么写》:“如果他先意识到这一切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造作,便自然没有一切挂碍了。”指制造、制作之物。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上》:“今也衣服、饮食、马匹、甲仗、礼乐、货贿、造作,无不取办於禁城数里之内。”伪造。《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陛下不密其言,至令宣露,羣邪项领,膏脣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唐寒山《诗》之二四二:“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鬼脸的辩护》:“敌人所造作的那些‘放火杀人’之类的谣言,正是要把这种鬼脸硬套在先进的工农头上。”谎言,谣言。唐无名氏《洛神传》:“无信造作,皆梁朝四公诞妄之词尔。”做作。宋陈善《扪虱新话·论俗人之俗》:“平日无佳论,而临事好造作,此俗人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天下事贵自然,不贵造作。”老舍《二马》第三段十一:“伊姑娘一面招呼她们母女,一面顺手儿把帽子摘下来,戴上,非常的自然,一点没有显排帽子的样儿,也没有故意造作的态度。”
汉语大词典
(1).制造;制作。《汉书·毋将隆传》:“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于尔。”唐高适《贺安禄山死表》:“逆贼孤负圣朝,造作氛祲,啸聚吠尧之犬,倚赖射天之矢,残酷生灵,斯亦至矣。”《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我空痴长了五十二岁,并不知螃蟹这般造作,委的好吃。”鲁迅《三闲集·怎么写》:“如果他先意识到这一切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造作,便自然没有一切挂碍了。”(2).指制造、制作之物。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上》:“今也衣服、饮食、马匹、甲仗、礼乐、货贿、造作,无不取办于禁城数里之内。”(3).伪造。《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陛下不密其言,至令宣露,群邪项领,膏唇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唐寒山《诗》之二四二:“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鬼脸的辩护》:“敌人所造作的那些‘放火杀人’之类的谣言,正是要把这种鬼脸硬套在先进的工农头上。”(4).谎言,谣言。唐无名氏《洛神传》:“无信造作,皆梁朝四公诞妄之词尔。”(5).做作。宋陈善《扪虱新话·论俗人之俗》:“平日无佳论,而临事好造作,此俗人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天下事贵自然,不贵造作。”老舍《二马》第三段十一:“伊姑娘一面招呼她们母女,一面顺手儿把帽子摘下来,戴上,非常的自然,一点没有显排帽子的样儿,也没有故意造作的态度。”
国语辞典
制造、捏造,如:「矫揉造作。」造作[zàozuò]⒈制造、捏造。引《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⒉故意做出的不自然举动。例如:「矫揉造作。」近矫饰反自然德语geziert(Adj)​
辞典修订版
制造、捏造。《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故意做出的不自然举动,如:「矫揉造作。」
辞典简编版
故意做出的不自然举动。 【造句】矫揉造作
其他释义
1.制造;制作。2.指制造﹑制作之物。3.伪造。4.谎言,谣言。5.做作。
近反义词
造作造句
1.他在经理面前就爱矫揉造作,令人作呕。
2.这部电视剧不错,看了后没有哗众取宠、矫揉造作的感觉。
3.写文章矫揉造作是不可取的。
4.断然的时光蜿蜒向前,经过我们成群结队的寂寞和悲伤,那些虽然造作却真实的花朵,从涨痛的心源源不断地开放。结果春天居然变得寒冷,那些无从消化的情感,猎猎地在寒风下破土,永远永远不见了蝴蝶。
5.这首诗里堆砌了大量典故,显得太过矫揉造作
6.我真的很希望我能够大病一场,不是什么揉捏造作,或是伪装柔弱。只是因为我希望得到你唠叨的关心,希望得到你皱眉的心疼,我知道这样很侥幸,但我还是无法阻止自己的思绪。
7.文学作品最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8.他的演出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
9.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矫揉造作
10.她掩饰得越是巧妙,别人就越是感到她的矫揉造作
造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