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律
yī lǜ

【拼音】:yī lǜ

【简体】:一律

【繁体】:一律

字义分解
一律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同一音律。例: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英:same;uniform;alike;⒉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英:all;withoutexception;一律[yīlǜ]⒈同一音律。例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英same;uniform;alike;⒉一个样子;没有例外。英all;withoutexception;
基础解释
(形)都是一个样子:千篇~。②(副)表示无一例外:学生上课~不得迟到早退。
引证解释
⒈ 同一音律。引:《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宋书·律历志上》:“其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⒉ 一种刑律。引:《汉书·冯野王传》:“窃见令曰:吏二千石告,过长安謁,不分别予赐。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⒊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引: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宋梅尧臣《别后寄永叔》诗:“而於韩公门,取之不一律,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其皱擦勾斫、分披纠合之法,无一不备神至之笔。岂可以一律论耶?”鲁迅《书信集·致郑伯奇》:“格式由书店酌定,但以一律为宜。”⒋ 一种格律。引:《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⒌ 指律诗一首。引:《红楼梦》第一回:“今又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⒈同一音律。引《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宋书·律历志上》:“其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⒉一种刑律。引《汉书·冯野王传》:“窃见令曰:吏二千石告,过长安謁,不分别予赐。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⒊一个样子;没有例外。引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宋梅尧臣《别后寄永叔》诗:“而於韩公门,取之不一律,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其皱擦勾斫、分披纠合之法,无一不备神至之笔。岂可以一律论耶?”鲁迅《书信集·致郑伯奇》:“格式由书店酌定,但以一律为宜。”⒋一种格律。引《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⒌指律诗一首。引《红楼梦》第一回:“今又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
综合释义
同一音律。《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宋书·律历志上》:“其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一种刑律。《汉书·冯野王传》:“窃见令曰:吏二千石告,过长安謁,不分别予赐。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一个样子;没有例外。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宋梅尧臣《别后寄永叔》诗:“而於韩公门,取之不一律,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其皱擦勾斫、分披纠合之法,无一不备神至之笔。岂可以一律论耶?”鲁迅《书信集·致郑伯奇》:“格式由书店酌定,但以一律为宜。”一种格律。《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指律诗一首。《红楼梦》第一回:“今又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
网友释义
指律诗一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今又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
汉语大词典
(1).同一音律。《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宋书·律历志上》:“其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2).一种刑律。《汉书·冯野王传》:“窃见令曰:吏二千石告,过长安谒,不分别予赐。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3).一个样子;没有例外。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宋梅尧臣《别后寄永叔》诗:“而于韩公门,取之不一律,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其皱擦勾斫、分披纠合之法,无一不备神至之笔。岂可以一律论耶?”鲁迅《书信集·致郑伯奇》:“格式由书店酌定,但以一律为宜。”(4).一种格律。《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5).指律诗一首。《红楼梦》第一回:“今又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
国语辞典
⒈ 同等、一致。引:《文明小史·第四三回》:「省城大小学堂,一律定于七月二十一日开学。」例:如:「千篇一律」。近划一一致反不同例外各异一律[yīlǜ]⒈同等、一致。引《文明小史·第四三回》:「省城大小学堂,一律定于七月二十一日开学。」例如:「千篇一律」。近划一一致反不同例外各异英语same,uniformly,all,withoutexception德语jedereinzelne,ohneAusnahme,gleichförmig(Adj)​法语égal,uniforme,sansexception
辞典修订版
同等、一致,如:「千篇一律」。《文明小史.第四三回》:「省城大小学堂,一律定于七月二十一日开学。」
辞典简编版
全部都一样。 【造句】千篇一律、一律平等
其他释义
①相同;一个样子:千篇一律。②副词。全部;毫无例外:车辆一律不准由此通行|校篮球队员一律着白色运动服。
近反义词
一律造句
1.爱情电影中,千篇一律的情节使人感到乏味。
2.千山万壑,山上山下沟壑之中,一律都是黑幽幽的,这里生存的花草树木,腾起来的雾霭,一律都是黑幽幽的颜色。
3.双楠店欢庆试营业,所有新老客户一律免收挂号费,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并可享受口腔健康检查。
4.古尔比斯,男子网坛的“愣小子”,若论桀骜不驯、特立独行,他甚至敢公开批评“费德勒等四大天王接受采访时风格千篇一律”,认为这样“无聊透顶”。
5.只见有的人头戴白色包巾,穿着马褂,有的一身破棉袄,一律的布鞋。
6.贼又奔往和定桥老巢,复经另队官军攻其腹背,追奔二十余里,遂将凤冈贼垒三座一律平毁,前后鏖战三昼夜,皆获全胜,遂保丹阳。
7.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8.但是,现在许多作文培训机构,将作文方法总结出新八股,培训出的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律;不得不说,这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9.谍战剧要想不穷途末路,就得在自身创作上求新,求异,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新八股。
10.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官式区域文学史写作固然应该批评,但像此书这样不带新八股色彩的别具一格的区域文学史著述,是难得的,值得一读的。
一律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