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裹饭
guǒ fàn

【拼音】:guǒ fàn

【注音】:ㄍㄨㄛˇㄈㄢˋ

【结构】:裹(上中下结构)饭(左右结构)

【繁体】:裹飯

字义分解
裹饭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语出《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后遂用作称颂友情的典故。2.谓携带饭粮以备服役或远行。
基础解释
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
引证解释
⒈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语出《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引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后遂用作称颂友情的典故。唐韩愈《赠崔立之》诗:“褰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宋王安石《张明甫主宿明日遂行》诗:“何时復能还,裹饭冶城侧。”金麻革《云中夜雨》诗:“明朝谁裹饭,万一使君怜。”⒉谓携带饭粮以备服役或远行。引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敛书付衣囊,裹饭随药笈。”清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封与延津接壤,邮置错互於百里之外,裹饭受役,民甚苦之。”
网络解释
裹饭裹饭,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子舆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后遂用作称颂友情的典故。后亦指携带饭粮以备服役或远行。
综合释义
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语出《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后遂用作称颂友情的典故。唐韩愈《赠崔立之》诗:“褰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宋王安石《张明甫主宿明日遂行》诗:“何时復能还,裹饭冶城侧。”金麻革《云中夜雨》诗:“明朝谁裹饭,万一使君怜。”谓携带饭粮以备服役或远行。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敛书付衣囊,裹饭随药笈。”清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封与延津接壤,邮置错互於百里之外,裹饭受役,民甚苦之。”裹饭[guǒfàn]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语出《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后遂用作称颂友情的典故。
汉语大词典
(1).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语出《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后遂用作称颂友情的典故。唐韩愈《赠崔立之》诗:“褰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宋王安石《张明甫主宿明日遂行》诗:“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侧。”金麻革《云中夜雨》诗:“明朝谁裹饭,万一使君怜。”(2).谓携带饭粮以备服役或远行。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敛书付衣囊,裹饭随药笈。”清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封与延津接壤,邮置错互于百里之外,裹饭受役,民甚苦之。”
裹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