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诸葛笔
zhū gě bǐ

【拼音】:zhū gě bǐ

【注音】:ㄓㄨㄍㄜˇㄅ一ˇ

【结构】:诸(左右结构)葛(上下结构)笔(上下结构)

【繁体】:諸葛筆

字义分解
诸葛笔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一种有名的毛笔。宣州诸葛氏所制。诸葛笔[zhūgěbǐ]⒈一种有名的毛笔。宣州诸葛氏所制。
基础解释
散卓笔,古代名笔。宋宣州诸葛高善制笔。自唐以来,世传其业,其笔毫约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一笔可抵他笔数支,称散卓笔,为时人所贵重。也称“诸葛笔”。
引证解释
⒈一种有名的毛笔。宣州诸葛氏所制。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又幼岁当元符、崇寧时,与米元章辈士大夫之好事者争宝爱,每遗吾诸葛氏笔,又皆散卓也。及大观閒偶得诸葛笔,则已有黄鲁直样作枣心者。”清钱谦益《<戴初士文集>序》:“萧伯玉叙初士之诗,以宣州诸葛笔自况,谓二管之外,别无常笔。”
网络解释
诸葛笔唐宋时名笔。因出自南唐制笔高手诸葛氏而得名。
综合释义
一种有名的毛笔。宣州诸葛氏所制。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又幼岁当元符、崇寧时,与米元章辈士大夫之好事者争宝爱,每遗吾诸葛氏笔,又皆散卓也。及大观閒偶得诸葛笔,则已有黄鲁直样作枣心者。”清钱谦益《<戴初士文集>序》:“萧伯玉叙初士之诗,以宣州诸葛笔自况,谓二管之外,别无常笔。”
汉语大词典
一种有名的毛笔。宣州诸葛氏所制。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又幼岁当元符、崇宁时,与米元章辈士大夫之好事者争宝爱,每遗吾诸葛氏笔,又皆散卓也。及大观閒偶得诸葛笔,则已有黄鲁直样作枣心者。”清钱谦益《〈戴初士文集〉序》:“萧伯玉叙初士之诗,以宣州诸葛笔自况,谓二管之外,别无常笔。”
诸葛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