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宣麻
xuān má

【拼音】:xuān má

【注音】:ㄒㄨㄢㄇㄚˊ

【结构】:宣(上下结构)麻(半包围结构)

【简体】:宣麻

【繁体】:宣麻

字义分解
宣麻的解释
词语解释
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基础解释
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
引证解释
⒈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引《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宋张元干《醉花阴》词:“春殿听宣麻,争喜登庸,何似今番喜。”元贡师泰《送寿宏毅应奉赴兴国路经历》诗:“絳蜡夜深催视草,紫泥春蚤听宣麻。”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潍县相国大拜时,太夫人犹无恙,宣麻日,公喜咏云:‘更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
网络解释
宣麻唐、宋任免宰相、对外战争等重大事件,皆由翰林学士以麻纸书写皇帝诏令,在朝廷宣布,称宣麻。
综合释义
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宋张元干《醉花阴》词:“春殿听宣麻,争喜登庸,何似今番喜。”元贡师泰《送寿宏毅应奉赴兴国路经历》诗:“絳蜡夜深催视草,紫泥春蚤听宣麻。”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潍县相国大拜时,太夫人犹无恙,宣麻日,公喜咏云:‘更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宣麻[xuānmá]唐宋时任命大臣,以黄白麻纸草诏宣告,称为「宣麻」。《红楼梦.第九五回》:「今日听得军机贾雨村打发人来告诉二老爷,说舅太爷陞了内阁大学士,奉旨来京,已定明年正月二十日宣麻。」
汉语大词典
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宋张元干《醉花阴》词:“春殿听宣麻,争喜登庸,何似今番喜。”元贡师泰《送寿宏毅应奉赴兴国路经历》诗:“绛蜡夜深催视草,紫泥春蚤听宣麻。”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潍县相国大拜时,太夫人犹无恙,宣麻日,公喜咏云:‘更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
国语辞典
唐宋时任命大臣,以黄白麻纸草诏宣告,称为「宣麻」。
辞典修订版
唐宋时任命大臣,以黄白麻纸草诏宣告,称为「宣麻」。《红楼梦.第九五回》:「今日听得军机贾雨村打发人来告诉二老爷,说舅太爷陞了内阁大学士,奉旨来京,已定明年正月二十日宣麻。」
其他释义
1.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宣麻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