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母舅
mǔ jiù

【拼音】:mǔ jiù

【注音】:ㄇㄨˇㄐ一ㄡˋ

【结构】:母(独体结构)舅(上下结构)

【简体】:母舅

【繁体】:母舅

字义分解
母舅的解释
词语解释
母亲的弟兄。俗称舅父﹑舅舅。母舅[mǔjiù]⒈母亲的弟兄。俗称舅父、舅舅。
引证解释
⒈母亲的弟兄。俗称舅父、舅舅。引《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网络解释
母舅母舅,读音为mǔjiù,汉语词语,意思为母亲的弟兄。
综合释义
母亲的弟兄。俗称舅父、舅舅。《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母舅[mǔjiù]称谓。称母亲的兄弟。《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又派了两个亲兵,带了洋枪护送,只为弯山东城去看他母舅。」也称为「舅父」。母舅[mǔjiù]称谓。称母亲的兄弟。【造句】母舅在外甥娶媳妇时,最被尊敬。
汉语大词典
母亲的弟兄。俗称舅父、舅舅。《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国语辞典
称谓。称母亲的兄弟。母舅[mǔjiù]⒈称谓。称母亲的兄弟。引《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又派了两个亲兵,带了洋枪护送,只为弯山东城去看他母舅。」近娘舅舅父
辞典修订版
称谓。称母亲的兄弟。《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又派了两个亲兵,带了洋枪护送,只为弯山东城去看他母舅。」也称为「舅父」。
辞典简编版
称谓。称母亲的兄弟。 【造句】母舅在外甥娶媳妇时,最被尊敬。
其他释义
1.母亲的弟兄。俗称舅父﹑舅舅。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母舅造句
1.这时恰好该男婴的母舅获悉此事,“什么神明都是假的,马上救人要紧”,他极力反对妹妹的封建迷信思想和责怨她的愚昧行为。
2.新郎进入新娘家后,要举行拜别仪式,新娘母舅点香烛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只要鞠躬行礼就可以了。
3.幼子龙宝尚在襁褓,即长子鹤宝,亦不过十二三岁,既早失恃,又早失怙,一对小儿,教养何人,虽大母舅、三母舅均在,不患无倚托之所,然亦可怜极矣。
4.林黛玉拜见母舅那段,明明开始已经拜过了,后来又去二舅母房间拜见,李少红导演想要忠于原著,但影像画面其实是不能像文字一样重复的。
5.奉养诸位伯叔母舅,宛如奉养本身的父亲一样敬重。
6.魁大骇,以示先母舅张公梦征,魁所从学画者也。
7.我正愁进京去有个嫡亲的母舅管辖着,不能任意挥霍挥霍。
8.所以,孙中山欣然接受了大哥孙眉和母舅杨文纳的建议。
9.君博弟昨有来信,病体已日见痊可,暂不回家,并未告知三母舅、舅母,恐劳堂上悬系,是正片孝心,可敬可佩,儿已另函复之矣。
10.道光十九年十月曾国藩进京为官前,曾专门去看望几位母舅
母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