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烘托
hōng tuō

【拼音】:hōng tuō

【注音】:ㄏㄨㄥㄊㄨㄛ

【词性】:动词。

【结构】:烘(左右结构)托(左右结构)

【简体】:烘托

【繁体】:烘托

字义分解
烘托的解释
词语解释
烘托hōng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2)陪衬,使明显突出。烘托[hōngtuō]⒈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英addshadingaroundanobjecttomakeitstandout;⒉陪衬,使明显突出。例以写景烘托人物性格。英setoffbycontrast;throwintosharprelief;
基础解释
(动)①用一种事物陪衬另一种事物,使在对比之下更为明显突出。[近]烘衬。②绘画、作文的一种方法,从侧面着力描写,使主体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引证解释
⒈中国画技法名。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运用此法。⒉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引邹韬奋《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它们简直完全不合于实际人体的比例,但是它们的确把主要想表达的事物烘托出来了。”
网络解释
烘托烘托:1、指陪衬,使明显突出;中国画技法名;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综合释义
中国画技法名。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运用此法。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邹韬奋《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它们简直完全不合于实际人体的比例,但是它们的确把主要想表达的事物烘托出来了。”
网友释义
烘托:1、指陪衬,使明显突出;中国画技法名;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2、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3、写作方法。
汉语大词典
(1).中国画技法名。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运用此法。(2).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邹韬奋《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它们简直完全不合于实际人体的比例,但是它们的确把主要想表达的事物烘托出来了。”
国语辞典
从周围或旁边渲染,使主体或重点更加显明,如:「他的山水画,常用淡墨烘托出远山。」也作「烘衬」。烘托[hōngtuō]⒈从周围或旁边渲染,使主体或重点更加显明。也作「烘衬」。例如:「他的山水画,常用淡墨烘托出远山。」近渲染衬托衬著英语background(ofapainting)​,backdrop,afoil(tosetoffsomethingtoadvantage)​,tooffset(somethingtoadvantage)​德语hervorheben(V)​法语réhausser,ressortir
辞典简编版
从周围或旁边渲染,使主体或重点更加显明。 【造句】这出戏因为配角的烘托,使主角形象更为鲜明。
其他释义
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②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③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蓝天~着白云丨红花还要绿叶~。
近反义词
烘托造句
1.侧面烘托春雨滋润万物,细密绵长闪烁的特点。
2.这一段描写烘托出主人公内心充满野心和欲望的复杂心情。
3.基石,心甘情愿,默默无闻,永远承受着重量,烘托着雄伟和高贵。
4.这幅画用蓝天作背景,更加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宁静。
5.这部作品从正面多层次地烘托了主人公的形象。
6.这次流泪是感动,用眼泪表现出背影的感人,着力刻画出父子间的感情,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渲染了真挚的感情。
7.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8.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9.正月十五,大街小巷都挂起了灯笼,把节日的喜庆气氛完全烘托起来了。
10.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烘托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