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鞶鉴
pán jiàn

【拼音】:pán jiàn

【结构】:鞶(上下结构)鉴(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鞶鉴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用铜镜作装饰的革带。引申为明显。
引证解释
古代用铜镜作装饰的革带。《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鑑予之。”杜预注:“鞶,带而以镜为饰也,今西方羌胡犹然。古之遗服。”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佩以琼琚,带以鞶鑑。”引申为明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及崔胡补缀,总称《百官》,指事配位,鞶鑑可徵。”詹鍈义证:“范注:‘鞶鑑有徵,犹言明而有徵。’‘鞶带’,束衣的革带。《斟詮》:‘古亦书箴词於其上,以为鑑戒。’”
网络解释
鞶鉴(1).古代用铜镜作装饰的革带。《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杜预注:“鞶,带而以镜为饰也,今西方羌胡犹然。古之遗服。”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佩以琼琚,带以鞶鉴。”
综合释义
古代用铜镜作装饰的革带。《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鑑予之。”杜预注:“鞶,带而以镜为饰也,今西方羌胡犹然。古之遗服。”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佩以琼琚,带以鞶鑑。”引申为明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及崔胡补缀,总称《百官》,指事配位,鞶鑑可徵。”詹鍈义证:“范注:‘鞶鑑有徵,犹言明而有徵。’‘鞶带’,束衣的革带。《斟詮》:‘古亦书箴词於其上,以为鑑戒。’”鞶鉴[pánjiàn]
汉语大词典
(1).古代用铜镜作装饰的革带。《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杜预注:“鞶,带而以镜为饰也,今西方羌胡犹然。古之遗服。”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佩以琼琚,带以鞶鉴。”(2).引申为明显。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铭箴》:“及崔胡补缀,总称《百官》,指事配位,鞶鉴可徵。”詹锳义证:“范注:‘鞶鉴有徵,犹言明而有徵。’‘鞶带’,束衣的革带。《斟诠》:‘古亦书箴词于其上,以为鉴戒。’”
国语词典
皮带上装饰的镜子。引申为清楚、明显。《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晋.杜预.注:「后,王后也。鞶带而以鉴为饰也。」也作「鞶鉴」。
鞶鉴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