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明清两代刑具。清又称站笼。用木笼﹐顶开圆孔﹐以束犯人颈部﹐使昼夜站立致毙。甚者于脚下垫物﹐然后抽去﹐使之悬空。立枷[lìjiā]⒈明清两代刑具。清又称站笼。用木笼,顶开圆孔,以束犯人颈部,使昼夜站立致毙。甚者于脚下垫物,然后抽去,使之悬空。
基础解释
明清两代刑具。
引证解释
⒈明清两代刑具。清又称站笼。用木笼,顶开圆孔,以束犯人颈部,使昼夜站立致毙。甚者于脚下垫物,然后抽去,使之悬空。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刑部·立枷》:“近来厂卫多用重枷,而最毒则为立枷。荷此者,不旬日必絶。”
网络解释
立枷立枷是明清时代的刑具,又称为站笼。它前面长,后面短,长的一端触地。笼上有口卡住囚犯颈部,昼夜站立,直至死去,也有的先在脚下垫物,套定卡住脖子后再撤出垫物,致囚犯悬空窒息而死。它常用于处死钦定的案犯,犯人只能站不能坐,有的狱吏将其高度降低三寸,使囚犯站不直,只能稍微屈腿勉强支撑,有的囚犯家属花钱贿赂狱吏,雇人用背找托着囚犯屁股,使其半坐休息,不至于死得太快。
综合释义
明清两代刑具。清又称站笼。用木笼,顶开圆孔,以束犯人颈部,使昼夜站立致毙。甚者于脚下垫物,然后抽去,使之悬空。明沉德符《野获编·刑部·立枷》:“近来厂卫多用重枷,而最毒则为立枷。荷此者,不旬日必絶。”立枷[lìjiā]一种旧时的刑具。如木头做成笼,笼顶有枷,有圆孔,套在囚犯颈上,使囚犯直立笼中,常常数日即死。也称为「站笼」。
汉语大词典
明清两代刑具。清又称站笼。用木笼,顶开圆孔,以束犯人颈部,使昼夜站立致毙。甚者于脚下垫物,然后抽去,使之悬空。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立枷》:“近来厂卫多用重枷,而最毒则为立枷。荷此者,不旬日必绝。”
国语辞典
一种旧时的刑具。如木头做成笼,笼顶有枷,有圆孔,套在囚犯颈上,使囚犯直立笼中,常常数日即死。立枷[lìjiā]⒈一种旧时的刑具。如木头做成笼,笼顶有枷,有圆孔,套在囚犯颈上,使囚犯直立笼中,常常数日即死。
辞典修订版
一种旧时的刑具。如木头做成笼,笼顶有枷,有圆孔,套在囚犯颈上,使囚犯直立笼中,常常数日即死。也称为「站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