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金刚杵
jīn gāng chǔ

【拼音】:jīn gāng chǔ

【注音】:ㄐ一ㄣㄍㄤㄔㄨˇ

【结构】:金(上下结构)刚(左右结构)杵(左右结构)

【繁体】:金剛杵

字义分解
金刚杵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又叫做宝杵、降魔杵等,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金刚杵[jīngāngchǔ]⒈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
引证解释
⒈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引《法苑珠林》卷四:“前风轮坚固不可沮坏,有大洛那力人以金刚杵击之,杵碎,风轮无损。”许地山《空山灵雨·愿》:“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亦省称“金刚”。《大日经》卷一:“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
网络解释
金刚杵金刚杵(chǔ),梵名Vajra瓦支拉,藏语称“多吉”,曾音译为伐折罗、缚日啰、伐折啰、跋折啰、伐阇啰。又叫做宝杵、降魔杵等。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故称金刚杵。
汉语大词典
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法苑珠林》卷四:“前风轮坚固不可沮坏,有大洛那力人以金刚杵击之,杵碎,风轮无损。”许地山《空山灵雨·愿》:“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亦省称“金刚”。《大日经》卷一:“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
其他释义
1.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
金刚杵造句
1.元代王蒙笔力扛鼎,后人称之为“金刚杵”。
2.用笔的力度如金刚杵、“笔力扛鼎”、“力透纸背”及墨气墨迹在纸上的表现;五是指一幅画作中笔墨关系和审美趣味。
3.佛像前面,是一张宽阔的供台,上面摆放着酥油灯、袈裟、项珠、铜碰铃、六弦琴、金刚杵等法器,还有一把大的有些夸张的镶金嵌银的铜法号。
4.佛教密宗传入大理后,逐渐被当地的白族人民所吸取,到南诏大理国时达到极盛时期,金刚杵是密宗重要的法器之一。
5.除金刚杵外,还有数人寻到破损的香炉、戒尺、铜铃、鱼鼓等。
6.其行草以刘墉、何绍基为根基,上溯王羲之、王献之等名家,力追沉雄、酣畅、随意、抒情之风格,用笔如使金刚杵,在不着意处用力。
7.又持金刚杵之力士,称为执金刚,略称金刚。
8.何绍基为根基,上溯王羲之、王献之等名家,力追沉雄、酣畅、随意、抒情之风格,用笔如使金刚杵,在不着意处用力。
9.麻风人也不是省油灯,同时跃起,不知何时兵刃在手,三个是刀,其中一个是东瀛倭刀,另一个自然是金刚杵,各自认定一个对手杀了起来。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79937/
10.麻风人也不是省油灯,同时跃起,不知何时兵刃在手,三个是刀,其中一个是东瀛倭刀,另一个自然是金刚杵,各自认定一个对手杀了起来。(www.chazidian.com/zj-79937/造句网)
金刚杵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