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廓填
kuò tián

【拼音】:kuò tián

【注音】:ㄎㄨㄛˋㄊ一ㄢˊ

【结构】:廓(半包围结构)填(左右结构)

【简体】:廓填

【繁体】:廓填

字义分解
廓填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书法用语。字经双钩之后,再填以浓墨。2.谓以法书置刻石上,沿其字迹,两边用细线钩出,以便摹刻。廓填[kuòtián]⒈书法用语。字经双钩之后,再填以浓墨。⒉谓以法书置刻石上,沿其字迹,两边用细线钩出,以便摹刻。
基础解释
书法用语。字经双钩之后,再填以浓墨。谓以法书置刻石上,沿其字迹,两边用细线钩出,以便摹刻。
引证解释
⒈书法用语。字经双钩之后,再填以浓墨。引宋姜夔《续书谱·临》:“双鉤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⒉谓以法书置刻石上,沿其字迹,两边用细线钩出,以便摹刻。引明杨慎《丹铅总录·字学》:“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其曰廓填者,即今之双鉤。”
网络解释
廓填1.书法用语。字经双钩之后,再填以浓墨。宋姜夔《续书谱·临》:“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
综合释义
书法用语。字经双钩之后,再填以浓墨。宋姜夔《续书谱·临》:“双鉤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谓以法书置刻石上,沿其字迹,两边用细线钩出,以便摹刻。明杨慎《丹铅总录·字学》:“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其曰廓填者,即今之双鉤。”描摹书法的一种方法。将字的笔画钩出轮廓,使其笔画虚心,称为「双钩」;再用墨填实,称为「廓填」。
网友释义
1.书法用语。字经双钩之后,再填以浓墨。宋姜夔《续书谱·临》:“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2.谓以法书置刻石上,沿其字迹,两边用细线钩出,以便摹刻。明杨慎《丹铅总录·字学》:“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其曰廓填者,即今之双钩。”
汉语大词典
(1).书法用语。字经双钩之后,再填以浓墨。宋姜夔《续书谱·临》:“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2).谓以法书置刻石上,沿其字迹,两边用细线钩出,以便摹刻。明杨慎《丹铅总录·字学》:“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其曰廓填者,即今之双钩。”
国语辞典
描摹书法的一种方法。将字的笔画钩出轮廓,使其笔画虚心,称为「双钩」;再用墨填实,称为「廓填」。廓填[kuòtián]⒈描摹书法的一种方法。将字的笔画钩出轮廓,使其笔画虚心,称为「双钩」;再用墨填实,称为「廓填」。
廓填造句
1.此作虽为唐人双钩廓填本,但所含“欧体”笔意甚是明显,点画首尾强化方折,在“二王”书法体系中又参考碑学精神,以笔作刀,圆畅方挺。
廓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