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追论
zhuī lùn

【拼音】:zhuī lùn

【注音】:ㄓㄨㄟㄌㄨㄣˋ

【结构】:追(半包围结构)论(左右结构)

【繁体】:追論

字义分解
追论的解释
词语解释
议论过去的事情。犹追究。追论[zhuīlùn]⒈议论过去的事情。⒉犹追究。
引证解释
⒈议论过去的事情。引《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三国志·蜀志·向朗传》:“追论旧功,封显明亭侯。”宋叶适《取燕一》:“致靖康之祸,在於取燕;追论靖康之失者,亦必曰取燕。”亦指补充论述。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三节:“本论原以中国为主,不能他及,但各宗起原多与印度有关係,故不得不追论及之。”⒉犹追究。引《明史·华云龙传》:“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其外杂犯,在他到任以前的,俱免追论。”
网络解释
追论1.议论过去的事情。清韩程愈《睢阳袁氏(袁可立)世系谱序》:“方舟载清酒百壶,追论往迹,感叹决日。饮间(袁赋诚)出族谱咏余,属为之谱序。”
综合释义
议论过去的事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三国志·蜀志·向朗传》:“追论旧功,封显明亭侯。”宋叶适《取燕一》:“致靖康之祸,在於取燕;追论靖康之失者,亦必曰取燕。”亦指补充论述。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三节:“本论原以中国为主,不能他及,但各宗起原多与印度有关係,故不得不追论及之。”犹追究。《明史·华云龙传》:“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其外杂犯,在他到任以前的,俱免追论。”
汉语大词典
(1).议论过去的事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三国志·蜀志·向朗传》:“追论旧功,封显明亭侯。”宋叶适《取燕一》:“致靖康之祸,在于取燕;追论靖康之失者,亦必曰取燕。”亦指补充论述。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三节:“本论原以中国为主,不能他及,但各宗起原多与印度有关系,故不得不追论及之。”(2).犹追究。《明史·华云龙传》:“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其外杂犯,在他到任以前的,俱免追论。”
其他释义
1.议论过去的事情。2.犹追究。
追论造句
1.追论御史吴峋劾阎敬铭、编修梁鼎芬劾李鸿章俱诬谤大臣,予严议。
2.耆二人,罪无可逭,但为英人吊丧起见,亦未免近于周内,两国通好,吊贺固宜,乃以却之使去,即目为恭顺,因追论疆事失败之罪,揆情度理,殊嫌失当。
3.穆、耆二人,罪无可逭,但为英人吊丧起见,亦未免近于周内,两国通好,吊贺固宜,乃以却之使去,即目为恭顺,因追论疆事失败之罪,揆情度理,殊嫌失当。【https://www。chazidian。com/zj-295813/追论造句】
追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