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潜行
qián xíng

【拼音】:qián xíng

【注音】:ㄑ一ㄢˊㄒ一ㄥˊ

【词性】:动词。

【结构】:潜(左右结构)行(左右结构)

【简体】:潜行

【繁体】:潛行

字义分解
潜行的解释
词语解释
潜行qiánxíng。(1)在水下行走。(2)秘密行走。(3)专心修行。潜行[qiánxíng]⒈在水下行走。例潜水员在水下潜行。英walkunderwater;⒉秘密行走。例在夜间潜行。英sneak;⒊专心修行。英beabsorbedincultureself;
基础解释
1.亦作“潜行”。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潜艇在海底~。2.暗流。3.秘密行走:狮子在草丛中~。4.谓专心修行。5.《魔兽世界》游戏里面的一种技能。
引证解释
⒈亦作“潜行”。⒉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引《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庄子拾遗·达生》“至人潜行不窒”:“郭注云:‘潜行水中亦为游也。’《説文》十一篇上水部云:‘潜,涉水也。’‘潜行不窒’,谓潜行中呼吸不窒,与下文‘蹈火不热’义正相对。”《诗·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潜行为泳。”郑玄笺:“其欲渡之者,必有潜行乘泭之道。”晋葛洪《神仙传·彭祖》:“僊人者……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宋秦观《浩气传》:“潜行不窒……是纯气之守也。”⒊暗流。《史记·大宛列传》:“其东水东流,注盐泽。引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汉书·西域传上》:“﹝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於积石,为中国河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又东南復出,俗谓之雹水。”⒋秘密行走。引《韩非子·十过》:“臣请试潜行而出,见韩魏之君。”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而曹州长垣诸贼,敢以狐鼠啸聚,潜行突发,輒轻入重地,警犯闕庭。”鲁迅《集外集拾遗·上海所感》:“至今为止,所听到的是革命者因为受着压迫,所以用着潜行,或者秘密的活动。”⒌谓专心修行。引明李贽《豫约·早晚钟鼓》:“故有不待入门礼佛见僧而潜行顿改者,此鐘鼓之音为之也,所係诚非细也。”
网络解释
潜行(《魔兽世界》游戏里面的一种技能)潜行,Stealth《魔兽世界》中盗贼的技能,瞬发,冷却时间8秒,让盗贼隐藏起来,直到潜行状态取消。15级可从下面三个相关天赋中选择一个。夜行者:潜行时移动速度增加20%造成的伤害增加。狡诈:发动或受到攻击后,潜行会在3秒后解除,而不是立即。暗影集中:潜行时技能消耗减少75%。
释义
1、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2、暗流。3、秘密行走。4.谓专心修行。
综合释义
亦作“潜行”。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庄子拾遗·达生》“至人潜行不窒”:“郭注云:‘潜行水中亦为游也。’《説文》十一篇上水部云:‘潜,涉水也。’‘潜行不窒’,谓潜行中呼吸不窒,与下文‘蹈火不热’义正相对。”《诗·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潜行为泳。”郑玄笺:“其欲渡之者,必有潜行乘泭之道。”晋葛洪《神仙传·彭祖》:“僊人者……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宋秦观《浩气传》:“潜行不窒……是纯气之守也。”暗流。《史记·大宛列传》:“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汉书·西域传上》:“﹝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於积石,为中国河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又东南復出,俗谓之雹水。”秘密行走。《韩非子·十过》:“臣请试潜行而出,见韩魏之君。”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而曹州长垣诸贼,敢以狐鼠啸聚,潜行突发,輒轻入重地,警犯闕庭。”鲁迅《集外集拾遗·上海所感》:“至今为止,所听到的是革命者因为受着压迫,所以用着潜行,或者秘密的活动。”谓专心修行。明李贽《豫约·早晚钟鼓》:“故有不待入门礼佛见僧而潜行顿改者,此鐘鼓之音为之也,所係诚非细也。”
网友释义
qiánxíng潜行(潜行)亦作“潜行”。1.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庄子拾遗·达生》“至人潜行不窒”:“郭注云:‘潜行水中亦为游也。’《说文》十一篇上水部云:‘潜,涉水也。’‘潜行不窒’,谓潜行中呼吸不窒,与下文‘蹈火不热’义正相对。”《诗·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潜行为泳。”郑玄笺:“其欲渡之者,必有潜行乘泭之道。”晋葛洪《神仙传·彭祖
汉语大词典
亦作“潜行”。(1).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庄子拾遗·达生》“至人潜行不窒”:“郭注云:‘潜行水中亦为游也。’《说文》十一篇上水部云:‘潜,涉水也。’‘潜行不窒’,谓潜行中呼吸不窒,与下文‘蹈火不热’义正相对。”《诗·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潜行为泳。”郑玄笺:“其欲渡之者,必有潜行乘桴之道。”晋葛洪《神仙传·彭祖》:“仙人者……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宋秦观《浩气传》:“潜行不窒……是纯气之守也。”(2).暗流。《史记·大宛列传》:“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汉书·西域传上》:“﹝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又东南复出,俗谓之雹水。”(3).秘密行走。《韩非子·十过》:“臣请试潜行而出,见韩魏之君。”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而曹州长垣诸贼,敢以狐鼠啸聚,潜行突发,辄轻入重地,警犯阙庭。”鲁迅《集外集拾遗·上海所感》:“至今为止,所听到的是革命者因为受着压迫,所以用着潜行,或者秘密的活动。”(4).谓专心修行。明李贽《豫约·早晚钟鼓》:“故有不待入门礼佛见僧而潜行顿改者,此钟鼓之音为之也,所系诚非细也。”
国语辞典
在水中游动。潜行[qiánxíng]⒈在水中游动。引《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⒉秘密出行。引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辞典修订版
在水中游动。《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秘密出行。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辞典简编版
在水面下游动。 【造句】潜水夫必须藉用氧气筒才能在海里潜行。秘密行动。 【造句】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唐.杜甫〈哀江头〉诗)
其他释义
1.亦作'潜行'。2.谓游泳时人体在水面下游动。3.暗流。4.秘密行走。5.谓专心修行。
近反义词
反义词
潜行造句
1.暗影潜行者是那些生下来和血亲一样有畏惧阳光的弱点,却又和其他人不尽相同的迪洛矮人。他们能够在黑暗中完全视物。
2.看着显示屏上的信号打着转,李海冬按捺不住,施展开暗度金针的潜行术,不顾身后鳌广的劝阻,向前奔去。
3.入夜,有云,遮盖了大部分的月光,李海冬一边暗道自己人品好,一边施展起暗度金针的潜行法术,身体融在自然之中,向着海岸前进。
4.值此幽暗之地,尼德霍格龙潜行渐进,张扬深暗如炭之鳞,啃噬世界树源,建立一己巢穴,蜷入滋养自身之所,纠结迂深的迷笼。
5.很快,满月将在星辰的白雪中潜行,直到黎明时分,那些在白天始终闭合不开放的沙地上的白百合,将变成蓝色。
6.光有外表还不够,凯特?贝金赛尔所扮演的吸血鬼赛琳娜将她的闲暇时光消磨于在东欧小城古街上潜行,捕捉让人。
7.柯南与灰原哀潜行其中,寻找樱桃蓝宝石交易的嫌疑人。
8.改从卢龙口进兵,堑山堙谷,潜行五百余里,乃通白擅,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
9.黑暗魔能在黑夜隐蔽自己,有潜行的能力。
10.与阴影为伴,善于避开光亮的潜行者是最适合在幕后行动的角色。
潜行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