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中军
zhōng jūn

【拼音】:zhōng jūn

【注音】:ㄓㄨㄥㄐㄨㄣ

【结构】:中(独体结构)军(上下结构)

【简体】:中军

【繁体】:中軍

字义分解
中军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中军zhōngjūn。(1)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2)指中军统帅的营帐。(3)“中军将军”的省称。中军[zhōngjūn]⒈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例将三千人为中军。——《资治通鉴·唐纪》英middletroops;⒉指中军统帅的营帐。例中军置酒饮归客。——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英tentofmiddletroops;⒊“中军将军”的省称。例中军临川殿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英generalofmiddletroops;
基础解释
1.主将的代称。2.官名。3.中军将军的省称。4.京师的军队。5.中军官的省称。6.称主将或指挥部。
引证解释
⒈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引《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左传·成公十六年》:“欒书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錡将上军,荀偃佐之;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⒉称主将或指挥部。引《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郑玄注:“中军,中军之将也。”唐李贺《贵主征行乐》:“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门者命报中军,须臾中军传令召兼资入。”程树榛《励精图治》:“调整后的干部大军,阵容一新,宫本言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经过周密部署,全厂兵分三路杀向生产、整顿、生活三条战线。”⒊中军将军的省称。参见“中军将军”。引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⒋京师的军队。引《晋书·安平献王孚传》:“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輒不及事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⒌中军官的省称。引明汤显祖《牡丹亭·淮警》:“不免请出贱房计议。中军快请。”徐朔方等校注:“中军,中军官,即传令官。”⒍清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引《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王必魁﹞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臺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网络解释
中军中军是一个古代军事概念结合起来理解。前军,为大部队探路;中军,就是主力大部队;后军,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另外还有:左军和右军,保护大部队的两翼,并策应大部队的行动。
综合释义
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左传·成公十六年》:“欒书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錡将上军,荀偃佐之;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郑玄注:“中军,中军之将也。”唐李贺《贵主征行乐》:“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门者命报中军,须臾中军传令召兼资入。”程树榛《励精图治》:“调整后的干部大军,阵容一新,宫本言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经过周密部署,全厂兵分三路杀向生产、整顿、生活三条战线。”中军将军的省称。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参见“中军将军”。京师的军队。《晋书·安平献王孚传》:“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輒不及事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中军官的省称。明汤显祖《牡丹亭·淮警》:“不免请出贱房计议。中军快请。”徐朔方等校注:“中军,中军官,即传令官。”清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王必魁﹞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臺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汉语大词典
(1).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左传·成公十六年》:“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锜将上军,荀偃佐之;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2).称主将或指挥部。《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郑玄注:“中军,中军之将也。”唐李贺《贵主征行乐》:“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门者命报中军,须臾中军传令召兼资入。”程树榛《励精图治》:“调整后的干部大军,阵容一新,宫本言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经过周密部署,全厂兵分三路杀向生产、整顿、生活三条战线。”(3).中军将军的省称。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参见“中军将军”。(4).京师的军队。《晋书·安平献王孚传》:“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5).中军官的省称。明汤显祖《牡丹亭·淮警》:“不免请出贱房计议。中军快请。”徐朔方等校注:“中军,中军官,即传令官。”(6).清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王必魁﹞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国语辞典
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率领,是军队的指挥中枢。中军[zhōngjūn]⒈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率领,是军队的指挥中枢。引《左传·成公十六年》:「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西游记·第六回》:「见那一群猴,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军里,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⒉主帅或主帅的营幕。引《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⒊职官名。清代绿营兵制,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引《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叫把手下们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辞典修订版
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率领,是军队的指挥中枢。《左传.成公十六年》:「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西游记.第六回》:「见那一群猴,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军里,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主帅或主帅的营幕。《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职官名。清代绿营兵制,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叫把手下们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台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其他释义
1.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2.称主将或指挥部。3.中军将军的省称。4.京师的军队。5.中军官的省称。6.清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
中军造句
1.不过眼下局势却正好便宜了陈子轩,徐梁已率前锋骑兵在蒲昌山东侧安营扎寨,中军粮草器械也皆已运到,就等陈子轩后军赶到了。
2.廖化与他原是金兰之交,闻得白寿报讯大喜,点三千兵三更出发,见安宁营旗虚扎,便大喝一声,杀入中军帐中,往伏案而睡的安宁一刀斩下。
3.守军一时声威大振,迅速的将攻势压制住,再以箭矢,檑木,滚石压制,很快,夫禁的中军也退败一箭之地外,重新整顿。
4.第三部分对办学治校的方式进行了论述,着重探讨了统一战线、群众运动、民主集中、军事化半军事化等四种管理方式。
5.中国最大的私营电影制片公司,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总裁王中军,说盗版已经是经商环境的一部分了。
6.宋江大喜,申达文书到中军报捷,请张招讨晓谕旧官复职,另拨中军统制,前去各处守御安民,退回水军头领正偏将佐,来苏州调用。
7.过去的五年中军事装备的开支大大增加。
8.知世朗冲出中军大帐,见漫天遍野都是溃散的役兵,人人惊皇失措,没命逃奔。
9.结论:实验室模拟水样中军团菌消长与温度关系明显,生物膜为军团菌躲避不利环境提供庇护场所。
10.在我想象中,阎司令长官驻扎的地方一定是森严壁垒,中军帐前一杆“帅”。
中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