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口声
kǒu shēng

【拼音】:kǒu shēng

【注音】:ㄎㄡˇㄕㄥ

【结构】:口(独体结构)声(上下结构)

【繁体】:口聲

字义分解
口声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口声kǒushēng。(1)众人的议论。口声[kǒushēng]⒈众人的议论。英publiccomment;
基础解释
众人的议论
引证解释
⒈犹开口。引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⒉语气,口气。引《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见口声来得不好,老大惊讶。”⒊指口音。参见“口音”。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妻子﹞又换了一个口声,道:‘我乃陈妾丁氏,大娘死与我何干?’”⒋议论。引《红楼梦》第四回:“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红楼梦》第五五回:“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得众人口声呢!”
网络解释
口声口声
综合释义
犹开口。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语气,口气。《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见口声来得不好,老大惊讶。”指口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妻子﹞又换了一个口声,道:‘我乃陈妾丁氏,大娘死与我何干?’”参见“口音”。议论。《红楼梦》第四回:“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红楼梦》第五五回:“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得众人口声呢!”
网友释义
口声kǒushēng[sayagainandagain;keeponsayinggliblyannounce]形容言谈再三重复他口声说他是上海人
汉语大词典
(1).犹开口。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2).语气,口气。《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见口声来得不好,老大惊讶。”(3).指口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妻子﹞又换了一个口声,道:‘我乃陈妾丁氏,大娘死与我何干?’”参见“口音”。(4).议论。《红楼梦》第四回:“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红楼梦》第五五回:“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得众人口声呢!”
其他释义
1.犹开口。2.语气,口气。3.指口音。4.议论。
口声造句
1.恋爱就像某些领导,口口声声表示要扶植新人,但进入操作层面,新人却总是发现自己无法与老人抗衡。
2.把以前的一切都忘掉吧,你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如果口口声声都嚷着自己是著名的某某,那你就有可能什么都不是!
3.简凡听了之后,却暗暗松了一口气,因为财叔虽然口口声声肯定他是他家的三少爷,但是证据却不值一驳。
4.这丫的英语从来就没及格过,要是肯熬夜背单词,何至于此?他平日里见谁都说,最恨英语,口口声声说以后进入社会了,要推到国家废除强制英语教育来着。
5.老爸口口声声说去喝茶,却睡起了懒觉。
6.他口口声声表白不知道这件事。
7.他口口声声说他一定帮忙,然而事到临头他什么也不帮。
8.他口口声声说他一定帮忙,然而事到临头他什麽也不帮。
9.朱棣不是那种口口声声说让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阳的人,但是他肯定可以保证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照在你的坟头上。
10.我和婉儿姑娘拼死从那魔头手里将你救下,公子不感恩图报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含血喷人呢?你口口声声骂我淫,我身为长辈大人不计小人过,笑笑就算了。
口声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