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无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拼音】:wú kě nài hé

【注音】:ㄨˊㄎㄜˇㄋㄞˋㄏㄜˊ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无可奈何

【繁体】:無可奈何

字义分解
无可奈何的解释
词语解释
无可奈何wúkě-nàihé。(1)没有办法;无能为力。无可奈何[wúkěnàihé]⒈没有办法;无能为力。例既已无可奈何。——《战国策·燕策》然终无可奈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出无可奈何。——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英helpless;havenoalternative;havenowayout;beutterlyhopeless;
基础解释
指事已如此,想挽回已无能为力(奈何:怎么办,指没有办法)。该成语在句中常作定语、谓语、状语,也作宾语。
引证解释
⒈亦作“无可柰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引《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大哭,极哀。既已,无可柰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柰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智不足以知贤,无可奈何矣。”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杂乱间厕,无可奈何。”金元好问《赵州学记》:“庙学之存亡,亦付之无可柰何而已。”巴金《探索集·怀念烈文》:“或者是烈文,或者是另一个朋友无可奈何地说一声:‘走吧!’”
释义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综合释义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大哥同杨太守来拿我,实是一毫不知,既被他连累,也~了。◎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
汉语大词典
亦作“无可柰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大哭,极哀。既已,无可柰何,乃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柰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智不足以知贤,无可奈何矣。”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杂乱间厕,无可奈何。”金元好问《赵州学记》:“庙学之存亡,亦付之无可柰何而已。”巴金《探索集·怀念烈文》:“或者是烈文,或者是另一个朋友无可奈何地说一声:‘走吧!’”
国语辞典
毫无办法。《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太保舜谓太后:『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也作「莫可奈何」、「无可如何」、「无计奈何」。无可奈何[wúkěnàihé]⒈毫无办法。也作「莫可奈何」、「无可如何」、「无计奈何」。引《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太保舜谓太后:『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近莫可如何望洋兴叹成语解释无可奈何
辞典修订版
毫无办法。《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屍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太保舜谓太后:『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也作「莫可奈何」、「无可如何」、「无计奈何」。
辞典简编版
一点办法也没有。 【造句】尽管科学如此昌明,但人类对暴风雪、龙卷风等天灾仍是无可奈何。
成语词典版
01.《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屍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源)02.《水浒传.第一六回》:「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03.《喻世明言.第二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夫人道:『贤婿,此处非你久停之所,怕惹出是非,贻累不小,快请回罢。』教管家婆将两般首饰,纳在公子袖中,送他出去。鲁公子无可奈何,只得挹泪出门去了。」04.《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众人都是奉承高老的,那一个不极口赞成。钱青此时无可奈何,只推出恭。」05.《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知县也晓得他赔补得苦了,此情未知真伪,又被秀童的爹娘左禀右禀,无可奈何。」06.《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女儿久闻得此人英风义气,到有几分慕他,只碍着爹娘做主,无可奈何。」07.《醒世姻缘传.第二零回》:「晁夫人乍闻了,也不免生气,无可奈何。」
典故
汉武帝时,由于统治阶级对内以严酷的手段进行治理,对外又不断地进行扩张,对百姓强征暴敛,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尤其是广大农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们纷纷举行起义,起义队伍大的数千人,小的几百人,自立旗号,攻打城池,夺取武库,释放死囚,杀官员,在乡里抢劫富豪,救济贫民,响应者不计其数。起义震惊了当时的皇帝和朝中大臣,他们都很害怕,急忙调兵遣将,派重兵前去武力镇压。然而,起义的队伍却越战越勇,有不可阻挡之势。皇帝和大臣们恐慌了,只得调集了更多的军队,执行残酷的杀戮政策,一下子杀了一万多人,还杀了给起义军运送粮食的几千人,这样,几年后才捕获了一些起义军首领。但是那些被打散的起义者和没被杀死的人,又重新聚集起来,占领山岭和水乡,使水陆交通阻塞,他们往往成帮结伙地袭击官军,闹得声势很大,统治者心中既恨又怕,但又对起义军毫无办法。于是朝廷又制定了《沈命法》规定:对于成伙的盗贼没有发觉的,或者已经发觉应捕获而没有能够捕获的,凡年俸禄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主要责任者,一律处死。打这以后,小官吏怕杀头,虽有农民起义者也不敢揭发,怕揭发了抓不住人,自己触法并牵连郡太守,而郡大守也不愿意他们揭发,所以,农民起义军队伍越来越壮大。“无可奈何”这句成语,在这个故事中是用来形容统治者对农民起义恨之入骨,干方百计想消灭他们,但起义军却越战越勇,声势越来越大,统治者对此只能怀恨在心中,却毫无办法。
出处
《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近反义词
无可奈何造句
1.今天历史课,我跟我家亲爱的在那看手机,被冬春抓到了,最后,冬春无可奈何的“唉”了一声!
2.最后唐太宗承认自己是因为对李泰的私爱而忘公了,然而事后对这只青雀的宠爱依然是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大臣们也无可奈何
3.一个人往往会偏爱一个不值得爱的人,因为感情本来就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谁也无法控制,谁也无可奈何
4.其他宋军一面打扫着战场,一面大声嘲骂着对岸无可奈何的元军。
5.由游情高涨到兴趣盎然,由兴趣盎然到索然无味,又由索然无味到无可奈何,再由无可奈何到无所谓。
6.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
7.人生一世,不过短短数十年,却悲苦多,欢乐少,无可奈何事竟十有八九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若高到不能再高,就只能往下走了。
8.人生一世,不过短短数十年,却悲苦多,欢乐少,无可奈何事竟十有八九!
9.看他都十七八岁了,还在玩老鹰捉小鸡,无可奈何看天呗。
10.老爸去年就说要戒烟了,还让我妈惊喜了一回。结果到今年仍然背着我妈偷偷吸烟,还让我不要告诉老妈,唉,真让人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