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炎帝
yán dì

【拼音】:yán dì

【注音】:一ㄢˊㄉ一ˋ

【词性】:名词。

【结构】:炎(上下结构)帝(上下结构)

【简体】:炎帝

【繁体】:炎帝

字义分解
炎帝的解释
词语解释
炎帝YánDì。(1)一说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厉山氏。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东),后到达中原地区。曾与黄帝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大战。战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由黄帝率领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大战南方九黎族。击败并擒杀其首领蚩尤。炎黄两部的结合成为中原各族的主干,故炎帝亦与黄帝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制作耒耜,最早发明农业。并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炎帝[yándì]⒈一说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厉山氏。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东),后到达中原地区。曾与黄帝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大战。战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由黄帝率领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大战南方九黎族。击败并擒杀其首领蚩尤。炎黄两部的结合成为中原各族的主干,故炎帝亦与黄帝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制作耒耜,最早发明农业。并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英Yanemperor;
基础解释
1.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领。2.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
引证解释
⒈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蟜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引《孔子家语·辩物》:“昔黄帝以云纪官……炎帝以火,共工以水,太昊以龙,其义一也。”《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唐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⒉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引《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按,仲夏、季夏之月同。《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唐韩愈《苦寒》诗:“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覘,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明刘基《念奴娇·红树》词:“炎帝骑龙来絳闕,紫凤三千乘輦。”
网络解释
炎帝(中国上古部落首领)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综合释义
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蟜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孔子家语·辩物》:“昔黄帝以云纪官……炎帝以火,共工以水,太昊以龙,其义一也。”《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唐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按,仲夏、季夏之月同。《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唐韩愈《苦寒》诗:“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覘,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明刘基《念奴娇·红树》词:“炎帝骑龙来絳闕,紫凤三千乘輦。”
汉语大词典
(1).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蟜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孔子家语·辩物》:“昔黄帝以云纪官……炎帝以火,共工以水,太昊以龙,其义一也。”《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唐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2).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按,仲夏、季夏之月同。《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唐韩愈《苦寒》诗:“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明刘基《念奴娇·红树》词:“炎帝骑龙来绛阙,紫凤三千乘辇。”
国语辞典
帝号。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炎帝[yándì]⒈帝号。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那时诸侯皆已顺从,独蚩尤共著炎帝侵暴诸侯,不服王化。」英语FlameEmperors(c.2000BC)​,legendarydynastydescendedfromShennong神農|神农[Shen2nong2]FarmerGod法语Yandi
辞典修订版
帝号。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那时诸侯皆已顺从,独蚩尤共着炎帝侵暴诸侯,不服王化。」
其他释义
传说中的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曾经和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交战,被打败后与黄帝的部落结成联盟,互相通婚。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敬奉他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炎帝造句
1.炎帝葬于茶陵,因氏;二、齐太公之后有茶氏;三、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为茶氏,系彝族。
2.到了南北朝时,陶弘景把酆都北阴大帝排在神仙座次的第七排中位,并称其前身是“炎帝大庭氏,讳庆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三千年而一替”。
3.被誉为炎帝神农故里的湖北随州市涌起了新的绿色大潮。
4.席间好一番抚慰关怀,待的大家酒醉饭饱,人心也稍安,立即收编了炎帝榆罔的残余人马。
5.过去讲炎黄关系时,不少学者,引用以上的材料时常常斩头去尾,将炎帝与神农两词拼凑一起,没有仔细考察这个炎帝的真伪。
6.盘古,女娲,炎帝轩辕华夏之祖;苍龙,凤凰,中华图腾;螭魅魍魉,妖魔乱世,上古传说总是让人向往。
7.妻子就是一生一世的唯一,像炎帝对炎后一样,你能不管荣辱得失,生老病死、兴衰沉浮,都和我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永远信任我,爱护我吗?桐华。
8.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9.时值天下甫定,炎帝论功封赏众功臣,列爵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着为附庸。
10.她为炎帝的女儿,仙姿佚貌,倾国倾城。
炎帝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