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押韵
yā yùn

【拼音】:yā yùn

【注音】:一ㄚㄩㄣˋ

【结构】:押(左右结构)韵(左右结构)

【简体】:押韵

【繁体】:押韻

字义分解
押韵的解释
词语解释
押韵yāyùn。(1)见“压韵”。押韵[yāyùn]⒈见“压韵”英rhyme;
基础解释
(动)诗词、歌曲、快板等句末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声音和谐悦耳。
引证解释
⒈亦作“押韵”。诗词歌赋句末(偶亦在句中)用同一韵母的字,以使声韵和谐。一般用于偶句句尾。也称韵脚。见“押韵”。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歷,押韵必有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山谷作诗,有押韵险处,妙不可言。”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吏部侍郎赵公玉峰曰:‘公诗大佳,尤难其押韵天然耳。’”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五:“押韵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韵愈繁,节奏愈急。”
网络解释
押韵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综合释义
亦作“押韵”。诗词歌赋句末(偶亦在句中)用同一韵母的字,以使声韵和谐。一般用于偶句句尾。也称韵脚。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歷,押韵必有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山谷作诗,有押韵险处,妙不可言。”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吏部侍郎赵公玉峰曰:‘公诗大佳,尤难其押韵天然耳。’”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五:“押韵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韵愈繁,节奏愈急。”见“押韵”。
网友释义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汉语大词典
亦作“押韵”。诗词歌赋句末(偶亦在句中)用同一韵母的字,以使声韵和谐。一般用于偶句句尾。也称韵脚。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元刘埙《隐居通议·诗歌三》:“山谷作诗,有押韵险处,妙不可言。”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吏部侍郎赵公玉峰曰:‘公诗大佳,尤难其押韵天然耳。’”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五:“押韵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韵愈繁,节奏愈急。”
国语辞典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称为「押韵」。押韵[yāyùn]⒈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称为「押韵」。
辞典简编版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造句】这首诗意境优美,押韵和谐,属上乘之作。
其他释义
也作“压韵”。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诗歌押韵,使作品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和声调美。旧时押韵,要求韵部相同或相通,也有少数变格。现代新诗押韵,不受古代韵书限制。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押韵造句
1.你好!我觉得写得很押韵也很讨好对方的阅读感受,虽然字面上听起来很骚,但是还是给人很友好的感觉。
2.句句押韵,整齐中绽放出勇气。
3.言简意赅而不同于散文,规则使用节拍和押韵的习惯,行为正式单位,词汇升华,造句灵活。
4.这首诗毫不押韵,读起来十分绕嘴。
5.节目语言通俗易懂,都是老百姓的大白话,但又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深受村民喜爱。
6.你是否数过天上的星星荡着秋千想躲进它怀里,葡萄架下听风唱一只曲睡觉还赖着爷爷的摇椅,萤火虫闯进夏日的梦境湖水将月亮捧在手心,谁教我唱平仄的押韵银河流淌过唐宋元明清。
7.何必押韵,何必再假装,就算演技再好,也不见得把事实颠倒。还想着如果当初不知道,还想着如果当初假装没发现,可这就像是早就预谋好了的结局一样,我不得不成为这个预谋的俘虏,不能反抗,不可自拔。
8.不要迷信诗歌、哲言和一句话道理,我们写出这些来,不过是因为合辙押韵,说着顺嘴而已。并没有什么道理的。
9.指出,文中不拘平仄是一大解放,首句或第二句不押韵是第二大解放,平仄韵可以交错互押是第三大解放。押韵造句。
10.饮鸩止渴的押韵词有笼山络野、穷里空舍、攀藤附葛、弥山遍野。
押韵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