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白苋
bái xiàn

【拼音】:bái xiàn

【结构】:白(独体结构)苋(上下结构)

【繁体】:白莧

字义分解
白苋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蔬类植物。白苋[báixiàn]⒈蔬类植物。
引证解释
⒈蔬类植物。引《南史·蔡撙传》:“口不言钱,及在吴兴,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莧紫茄以为常饵,詔褒其清。”唐孙元晏《蔡撙》诗:“紫茄白莧以为珍,守任清真转更贫。”五代丘光庭《兼明书·周易·苋陆》:“今以莧陆为二物,莧者,白莧也;陆者,商陆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苋》﹝集解﹞引韩保昇曰:“莧凡六种:赤莧、白莧、人莧、紫莧、五色莧、马莧也。人莧、白莧俱大寒。”
网络解释
白苋白苋,拉丁文名:Amaranthusalbus.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上升或直立,从基部分枝,分枝铺散,绿白色,有不明显棱角,无毛或具糙毛。叶片倒卵形或匙形,顶端圆钝或微凹,具凸头,基部渐狭,边缘微波状,无毛。花簇腋生,或成短顶生穗状花序,胞果扁平,倒卵形,黑褐色,皱缩,环状横裂。种子近球形,黑色至黑棕色,边缘锐。花期7-8月,果期9月。
网友释义
白苋(学名:AmaranthusalbusL.)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上升或直立,从基部分枝,分枝铺散,绿白色,有不明显棱角,无毛或具糙毛。叶片倒卵形或匙形,顶端圆钝或微凹,具凸头,基部渐狭,边缘微波状,无毛。花簇腋生,或成短顶生穗状花序,胞果扁平,倒卵形,黑褐色,皱缩,环状横裂。种子近球形,黑色至黑棕色,边缘锐。花期7-8月,果期9月。(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汉语大词典
蔬类植物。《南史·蔡撙传》:“口不言钱,及在吴兴,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唐孙元晏《蔡撙》诗:“紫茄白苋以为珍,守任清真转更贫。”五代丘光庭《兼明书·周易·苋陆》:“今以苋陆为二物,苋者,白苋也;陆者,商陆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苋》﹝集解﹞引韩保升曰:“苋凡六种:赤苋、白苋、人苋、紫苋、五色苋、马苋也。人苋、白苋俱大寒。”
白苋造句
1.而苋科植物有红苋、白苋,含有丰富的生物硷,吃猪肉以及很多食物都会转化成酸性物质,对身体不好,需靠硷性食物来平衡酸硷值。
白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