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武松
wǔ sōng

【拼音】:wǔ sōng

【注音】:ㄨˇㄙㄨㄥ

【结构】:武(半包围结构)松(左右结构)

【简体】:武松

【繁体】:武松

字义分解
武松的解释
词语解释
《水浒传》中人物。勇猛刚烈,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猛虎。后参加梁山农民起义军,到处诛除强暴,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之一。武松[wǔsōng]⒈《水浒传》中人物。勇猛刚烈,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猛虎。后参加梁山农民起义军,到处诛除强暴,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之一。
引证解释
⒈《水浒传》中人物。勇猛刚烈,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猛虎。后参加梁山农民起义军,到处诛除强暴,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之一。引《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
网络解释
武松(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综合释义
《水浒传》中人物。勇猛刚烈,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猛虎。后参加梁山农民起义军,到处诛除强暴,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之一。《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武松[wǔsōng]水浒传小说中的人物。勇武有力,曾路经景阳岗,徒手打死猛虎,被视为英雄好汉的典型。
汉语大词典
《水浒传》中人物。勇猛刚烈,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猛虎。后参加梁山农民起义军,到处诛除强暴,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之一。《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
国语辞典
水浒传小说中的人物。勇武有力,曾路经景阳岗,徒手打死猛虎,被视为英雄好汉的典型。武松[wǔsōng]⒈水浒传小说中的人物。勇武有力,曾路经景阳岗,徒手打死猛虎,被视为英雄好汉的典型。英语WuSong,aheroicoutlawofLiangshanpo梁山泊intheclassicnovelWaterMargin水滸傳|水浒传,whoseexploitsincludingkillingatigerwithhisbarehands
其他释义
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勇猛刚烈,曾于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杀死张都监。为逃避缉捕,改行者打扮,绰号行者。后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反对接受朝廷招安。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形象。
武松造句
1.宋江说:"武松是义气兄弟,与我肝胆相照。"。
2.武松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谁不知道呢?
3.一只猛虎咆哮着向武松扑来。
4.那凶恶的老虎向武松直扑过来。
5.武松浑身是胆,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
6.武松一把抓起酒坛,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7.武松在酒店开怀畅饮,一连喝了十八碗。
8.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
9.小梅把武松打虎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
10.武松赤手空拳地打死了一只老虎。
武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