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八陉
bā xíng

【拼音】:bā xíng

【注音】:ㄅㄚㄒ一ㄥˊ

【结构】:八(独体结构)陉(左右结构)

【繁体】:八陘

字义分解
八陉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太行山的八陉。八陉[bāxíng]⒈指太行山的八陉。
引证解释
⒈指太行山的八陉。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怀州》:“太行陘在县(河内县)西北三十里。连山中断曰陘。引《述征记》曰:‘太行山首始於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陘:第一曰軹关陘,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此两陘,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陘,对鄴西;第五井陘,第六飞狐陘,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陘,此三陘在中山;第八军都陘,在幽州太行陘。’”
网络解释
八陉八陉指太行山的八陉
综合释义
指太行山的八陉。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怀州》:“太行陘在县(河内县)西北三十里。连山中断曰陘。《述征记》曰:‘太行山首始於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陘:第一曰軹关陘,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此两陘,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陘,对鄴西;第五井陘,第六飞狐陘,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陘,此三陘在中山;第八军都陘,在幽州太行陘。’”八陉[bāxíng]
汉语大词典
指太行山的八陉。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怀州》:“太行陉在县(河内县)西北三十里。连山中断曰陉。《述征记》曰:‘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陉,对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太行陉。’”
其他释义
1.指太行山的八陉。
八陉造句
1.历史上这里曾是南通华北平原,北去塞外大漠之要道,这就是著名的飞狐峪,俗称四十里黑风洞,也是太行八陉中最险要的“飞狐陉”。
2.其中东西向的横谷有8条,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往来太行山的8条咽喉通道。(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八陉造句)
八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