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口承
kǒu chéng

【拼音】:kǒu chéng

【注音】:ㄎㄡˇㄔㄥˊ

【结构】:口(独体结构)承(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口承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允诺;保证。2.承认;招供。口承[kǒuchéng]⒈允诺;保证。⒉承认;招供。
基础解释
允诺;保证。承认;招供。
引证解释
⒈允诺;保证。引《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陵母於霸王面前,口承修书招儿。”⒉承认;招供。引《敦煌变文集·搜神记》:“遂即将侯周送县,一问即口承如法。”蒋礼鸿通释:“﹝口承,﹞这里作承认、招伏讲。”
网络解释
口承口承(拼音kǒuchéng),是指允诺;保证。也指承认;招供。
综合释义
允诺;保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陵母於霸王面前,口承修书招儿。”承认;招供。《敦煌变文集·搜神记》:“遂即将侯周送县,一问即口承如法。”蒋礼鸿通释:“﹝口承,﹞这里作承认、招伏讲。”允诺;保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陵母於霸王面前,口承修书招儿。”承认;招供。《敦煌变文集·搜神记》:“遂即将侯周送县,一问即口承如法。”
网友释义
kǒuchéngㄎㄡˇㄔㄥˊ口承(1).允诺;保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陵母於霸王面前,口承修书招儿。”(2).承认;招供。《敦煌变文集·搜神记》:“遂即将侯周送县,一问即口承如法。”蒋礼鸿通释:“﹝口承,﹞这里作承认、招伏讲
汉语大词典
(1).允诺;保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陵母于霸王面前,口承修书招儿。”(2).承认;招供。《敦煌变文集·搜神记》:“遂即将侯周送县,一问即口承如法。”蒋礼鸿通释:“﹝口承,﹞这里作承认、招伏讲。”
口承造句
1.我希望这些人扩大眼界,真正承认我国有六亿人口,承认这是一个客观存在,这是我们的本钱。
2.他迷茫,他憎恶,为何她亲口承诺的约定始终无法兑现?却原来,只是他太愚笨,她明明来到了他的身边,他竟然傻到没有注意,竟然傻到明明被她无可救药地吸引,还硬要将她一次次推离。悠世 
3.要为客套的恭维话所或。因为大多数恭维并非出自真心,满口承诺的人,实际上很难践约。真诚的谦恭是忠顺,虚伪的礼貌是欺诈,过分的殷勤并非尊重,而是依赖。
4.研究德阳市人口承载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5.而通往神圣地窟的两个入口承袭了他们不变的形式。
6.要是苏夜一口承认,众人才会认为他是个欺世盗名的骗子,现在这样的抵触才合常理……
7.李嘉欣参选港姐后,曾和刘銮雄传出绯闻,两人虽没有亲口承认相恋,但多年来关系扑朔迷离。
8.在古仔众多绯闻女友当中,只有黄纪莹是他亲口承认过的女朋友,只是两人在后来还是以分手收场。
9.她那抽大烟的舅舅顾仕佳偷偷拐骗到了金坛县的王家,临死前,他亲口承认了是他把周璇拐卖到上海。
10.上月中旬,霍思燕被曝未婚先孕,已经怀胎四个月,但她本人一直未亲口承认。
口承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