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吐珠
tǔ zhū

【拼音】:tǔ zhū

【注音】:ㄊㄨˇㄓㄨ

【结构】:吐(左右结构)珠(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吐珠的解释
词语解释
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吐珠[tǔzhū]⒈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
基础解释
比喻报恩。
引证解释
⒈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引宋欧阳修《<归田录>自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虵、雀之报。”
网络解释
吐珠吐珠,读音tǔzhū,汉语词语,基本意思喻报恩。
综合释义
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宋欧阳修《<归田录>自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虵、雀之报。”吐珠[tǔzhū]比喻报恩。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
汉语大词典
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宋欧阳修《〈归田录〉自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
其他释义
1.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
吐珠造句
1.回到英国后,他口吐珠玑的本领使他稳坐伦敦餐桌上霸主的位置。
2.这样的话,老师们一定会精心准备,有的甚至会集毕生之所学,旁征博引,口吐珠玑,文采飞扬,激情澎湃。
3.周家嘴村深处有座大山,山上绿荫成林,古柏繁茂,树木葱茏。山间泉水流淌,淙淙潺潺,终年不息,恰似游龙吐珠。古柏为流水正鲜,流泉为古柏奏乐。
4.小二,记好了!口蘑煨山鸡、滑熘鸭脯、爆炒鱿鱼、陈皮牛肉、鼓板龙蟹、麻辣蹄筋、乌龙吐珠……
5.各种各样的烟花都有,喷花类,线香类,造型玩具类,吐珠类,摩擦类,组合类等等,有彩珠筒,摔炮,旋转升空,还有的在在燃烧过程中出现垂柳,雷,漂浮物等。
6.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经济的繁荣,律师的职能早已超越了港片中头戴假发、身披律师袍、口吐珠玑、舌生莲花的形象。
7.他常常口吐珠玑,有不凡之论。
8.不过梅妃腹怀锦绣、口吐珠玑,却是杨妃不能望其项背的。
9.余老师知识面宽,文字表达得也不错,加上有备而来,经常是侃侃而谈,口吐珠玑。
10.公子口吐珠玑,对上小女子的上联已经可以入得大厅了,就不要在让众多饱学之士难堪了。
吐珠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