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素丝
sù sī

【拼音】:sù sī

【注音】:ㄙㄨˋㄙ

【结构】:素(上下结构)丝(上下结构)

【繁体】:素絲

字义分解
素丝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本色的丝;白丝。2.'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3.比喻白发。
基础解释
本色的丝;白丝。/'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比喻白发。
引证解释
⒈本色的丝;白丝。引《吕氏春秋·情欲》:“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三四:“白羽素丝,随其所染。”唐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鑠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⒉“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参见“素丝羔羊”。引宋曾巩《策问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正直之行。”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桂文襄受赂》:“旧传桂见山有素丝之节,谬矣。”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其处大事,明决若此,亦未可徒责以素丝之节也。”⒊比喻白发。引唐李贺《咏怀》之二:“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网络解释
素丝素丝,汉语词汇。
释义
1、本色的丝;白丝。2、“素丝羔羊”之省。3、比喻白发
综合释义
本色的丝;白丝。《吕氏春秋·情欲》:“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三四:“白羽素丝,随其所染。”唐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鑠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宋曾巩《策问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正直之行。”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桂文襄受赂》:“旧传桂见山有素丝之节,谬矣。”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其处大事,明决若此,亦未可徒责以素丝之节也。”参见“素丝羔羊”。比喻白发。唐李贺《咏怀》之二:“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网友释义
素丝,本色的丝;白丝。
汉语大词典
(1).本色的丝;白丝。《吕氏春秋·情欲》:“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三四:“白羽素丝,随其所染。”唐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2).“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宋曾巩《策问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正直之行。”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桂文襄受赂》:“旧传桂见山有素丝之节,谬矣。”清昭梿《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其处大事,明决若此,亦未可徒责以素丝之节也。”参见“素丝羔羊”。(3).比喻白发。唐李贺《咏怀》之二:“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素丝造句
1.生刍一捆,生刍即青草;素丝一卷;扑满一具,扑满为古代用来存放钱币的陶器。
2.她怔了一会,才开始唱:“轻丝……轻丝。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十四郎 
3.她怔了一会,才开始唱:“轻丝……轻丝。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4.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
5.鸿鹄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6.她最近将抗生素丝裂霉素粉末放到了镜头下,结果就如她赢得微观世界摄影的照片所示。
7.本院受理覃素丝诉你离婚一案,现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材料。
8.在花丝工艺中的“丝”,分“素丝”和“花丝”两种。
9.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0.生刍一捆,生刍即青草;素丝一卷;扑满一具,扑满为古代用来存放钱币的陶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素丝造句
素丝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