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人种
rén zhǒng

【拼音】:rén zhǒng

【注音】:ㄖㄣˊㄓㄨㄥˇ

【词性】:名词。

【结构】:人(独体结构)种(左右结构)

【简体】:人种

【繁体】:人種

字义分解
人种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人种rénzhǒng。(1)人类的分支,它具有能由后代遗传的并足以鉴定它为一个独特的人类类型的特征。人种[rénzhǒng]⒈人类的分支,它具有能由后代遗传的并足以鉴定它为一个独特的人类类型的特征。英race;
基础解释
人类的分支,它具有能由后代遗传的并足以鉴定它为一个独特的人类类型的特征。
引证解释
⒈传宗接代的人。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也。”《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我又不得养,我家人种便是这点点儿,休得轻覷着他。”⒉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引冰心《寄小读者》二二:“红人身躯壮硕,容貌黝红而伟丽,与中国人种相似。”⒊用人力耕种。引《魏书·崔孝暐传》:“夏椹大熟,孝暐劝民多收之。郡内无牛,教其人种。”
网络解释
人种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人种也称种族,在生物学上,人类各种族都同属于一个物种,即智人。不同的种族相当于在一个物种下的若干变种,他们都起源于一共同祖先。不同的人种虽然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
综合释义
传宗接代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也。”《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我又不得养,我家人种便是这点点儿,休得轻覷着他。”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冰心《寄小读者》二二:“红人身躯壮硕,容貌黝红而伟丽,与中国人种相似。”用人力耕种。《魏书·崔孝暐传》:“夏椹大熟,孝暐劝民多收之。郡内无牛,教其人种。”人种[rénzhǒng]地球上人类的种别,一般人往往将人类依肤色分为黄、白、黑、棕、红五种。传宗接代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金瓶梅.第五三回》:「我又不得养,我家的人种,便是这点点儿。休得轻觑着他,着紧用心才好!」
网友释义
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人种也称种族,在生物学上,人类各种族都同属于一个物种,即智人。不同的种族相当于在一个物种下的若干变种,他们都起源于一共同祖先。不同的人种虽然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人种(race),亦称种族,是具有形态上和生理上的特点和语言习俗等历史文化因素组成的有区域性特点的群体。根据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生物学家以本质主义方式(即以体质特征为标准)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自1775年德国生理和解剖学家弗雷德里奇·布鲁门巴赫教授(1752~1840)提出“人种”生物概念以来的200余年间,由于1785年出版的康德著《什么是人种》的哲学化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入人心和推波助澜,“人种”及其“人种分类”等概念广为世人接受【摘自黄现璠遗稿甘文杰、甘文豪整理《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六》,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总第156期)】目前,人种分类,尤其是以单一性状(如肤色)进行的人种分类,因为其不合理性和科学上的无效性,已经被绝大部分科学家所抛弃。
汉语大词典
(1).传宗接代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也。”《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我又不得养,我家人种便是这点点儿,休得轻觑着他。”(2).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冰心《寄小读者》二二:“红人身躯壮硕,容貌黝红而伟丽,与中国人种相似。”用人力耕种。《魏书·崔孝炜传》:“夏椹大熟,孝炜劝民多收之。郡内无牛,教其人种。”
国语辞典
地球上人类的种别,一般人往往将人类依肤色分为黄、白、黑、棕、红五种。人种[rénzhǒng]⒈地球上人类的种别,一般人往往将人类依肤色分为黄、白、黑、棕、红五种。⒉传宗接代的人。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金瓶梅·第五三回》:「我又不得养,我家的人种,便是这点点儿。休得轻觑著他,著紧用心才好!」英语race(ofpeople)​德语Menschenrasse,Rasse(S)​,ethnisch(Adj)​法语racehumaine
辞典修订版
地球上人类的种别,一般人往往将人类依肤色分为黄、白、黑、棕、红五种。传宗接代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金瓶梅.第五三回》:「我又不得养,我家的人种,便是这点点儿。休得轻觑着他,着紧用心才好!」
辞典简编版
地球上人类的种族、类别。依肤色分为黄、白、黑、棕、红等五种。 【造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应该以宽容的心,接纳其他人种。
其他解释
1.人之胤绪也,人之子孙也。唐、释道世《法苑珠林》:「欲令人种不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着重服,自追之曰:『人种不可失。』。」
其他释义
也称“种族”。同一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通常以肤色、发色和眼色、下颌凸出度、发型指数、鼻形指数和毛发疏密度等特征为分类标准。现代人类学家一般将全世界人类分为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赤道人种三大人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人种造句
1.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应当饮水思源,爱护这片青山绿水。
2.“新人种”疑是直立人的一个矮小分支。物种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资源稀缺,天敌较少,体型庞大就是一个劣势,而进化就倾向于将物种变小,这个过程叫做“岛屿矮态”。
3.从从人种学上来说,基因的不同造成体格的不同,也就是说日本人不具有先天优势,直到二战前他们身高也是矮人一等的。
4.多年来,山顶洞人作为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代表,在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及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所以,今天有些霸权“学者”,依杖权势,将汉族人定义为蒙古人种
6.白皙皮肤的人种来自太阳光相对弱的北纬地区。
7.已有的皮肤光学特性的资料均来源于离体皮肤标本或是经过数学模拟而得,而且这些资料主要来自对白色人种或黑色人种研究的结果,对黄色人种活体皮肤组织的光吸收特性的研究数据甚少。
8.人生最美是少年,恰似珍珠色斑斓,无忧无虑悄悄过,留下回忆一串串:蹦房子跳皮筋,放风筝捉蛐蛐,捅蜂窝堆雪人,种种快乐烙在心.六一儿童节将至,祝你快乐葆童真!
9.研究结果表明大同北魏居民属于亚洲蒙古人种,并且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在形态特征上最为接近。
10.不管他们人种背景如何,他们总是瘦长的,在永恒的旅途中自得其乐。
人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