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吏才
lì cái

【拼音】:lì cái

【注音】:ㄌ一ˋㄘㄞˊ

【结构】:吏(上下结构)才(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吏才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为政的才能。2.指有为政才能的人。吏才[lìcái]⒈为政的才能。⒉指有为政才能的人。
基础解释
为政的才能。指有为政才能的人。
引证解释
⒈为政的才能。引《后汉书·崔寔传》:“明於政体,吏才有餘;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南齐书·明帝纪》:“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⒉指有为政才能的人。引唐孙逖《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诗:“天使出霜臺,行人择吏才。”
网络解释
吏才吏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ìcái,意思是为政的才能。
综合释义
为政的才能。《后汉书·崔寔传》:“明於政体,吏才有餘;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南齐书·明帝纪》:“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指有为政才能的人。唐孙逖《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诗:“天使出霜臺,行人择吏才。”
网友释义
吏才lìcái (1).为政的才能。《后汉书·崔寔传》:“明於政体,吏才有餘;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南齐书·明帝纪》:“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2).指有为政才能的人。唐·孙逖《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诗:“天使出霜臺,行人择吏才。”
汉语大词典
(1).为政的才能。《后汉书·崔寔传》:“明于政体,吏才有馀;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南齐书·明帝纪》:“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2).指有为政才能的人。唐孙逖《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诗:“天使出霜台,行人择吏才。”
吏才造句
1.衙吏才不理会囚徒所抱怨的话呢。
2.“自知非吏才,不能供奔走……未能为五斗折腰,故不到署。
3.衙吏才不理会囚徒所抱怨的话呢。(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吏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