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侍讲
shì jiǎng

【拼音】:shì jiǎng

【注音】:ㄕˋㄐ一ㄤˇ

【结构】:侍(左右结构)讲(左右结构)

【简体】:侍讲

【繁体】:侍講

字义分解
侍讲的解释
词语解释
从师读书,听其讲学。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官名。侍讲[shìjiǎng]⒈从师读书,听其讲学。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官名。
引证解释
⒈从师读书,听其讲学。《后汉书·卢植传》:“少与郑玄俱事马融……女倡歌舞於前。引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学终辞归。”⒉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引《后汉书·桓郁传》:“和帝即位,富於春秋,侍中竇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由是迁长乐少府,復入侍讲。”《后汉书·桓荣传》:“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后病愈,復入侍讲。”《北史·高允传》:“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唐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及此年,韦侯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四:“梁鼎芬在侍讲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宣统九年正月初七日,庆亲王奕劻死。’”⒊官名。汉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魏明帝。唐始置侍讲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宋沿置,并设侍讲、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元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诸王府,亦有侍讲。引唐张九龄《贺侍讲徧赐衣服状》:“右高力士宣称:陛下亲讲读《毛诗》,徧赐侍讲陈希烈三品兼衣物等。”《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三年》:“以司马懿为太傅……彦为散骑常侍、侍讲。”胡三省注:“以在少帝左右,令侍讲説。侍讲之官,起乎此也。”《宋史·职官志二》:“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侍读。”明沉鲸《双珠记·僧榻传音》:“小生今年十六岁,往京应试。忝中第一名,官授侍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京城里的窑姐们最粗最贱,不知怎么那一班人偏要去走动……谁知里面有三个阔客:一个是侍郎,一个是京堂,一个是侍讲。”
网络解释
侍讲官名,从四品。唐开元十三年(725)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士,讨论文史,整理经籍,备皇帝顾问。宋咸平二年(999)置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后又置侍读、侍讲,天章阁亦有侍讲,皆以他官中之文学之士兼充,掌读经史,释疑义,备顾问应对。宋神宗后,太子官亦有侍读、侍讲。宋后各代皆有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明、清翰林院另有侍读、侍讲,合称讲读。清并于内阁置侍读学士与侍读,掌典领奏章,勘对公文,不用翰林出身人担任,与翰林官不同。
综合释义
从师读书,听其讲学。《后汉书·卢植传》:“少与郑玄俱事马融……女倡歌舞於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学终辞归。”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后汉书·桓郁传》:“和帝即位,富於春秋,侍中竇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由是迁长乐少府,復入侍讲。”《后汉书·桓荣传》:“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后病愈,復入侍讲。”《北史·高允传》:“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唐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及此年,韦侯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四:“梁鼎芬在侍讲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宣统九年正月初七日,庆亲王奕劻死。’”官名。汉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魏明帝。唐始置侍讲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宋沿置,并设侍讲、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元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诸王府,亦有侍讲。唐张九龄《贺侍讲徧赐衣服状》:“右高力士宣称:陛下亲讲读《毛诗》,徧赐侍讲陈希烈三品兼衣物等。”《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三年》:“以司马懿为太傅……彦为散骑常侍、侍讲。”胡三省注:“以在少帝左右,令侍讲説。侍讲之官,起乎此也。”《宋史·职官志二》:“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侍读。”明沉鲸《双珠记·僧榻传音》:“小生今年十六岁,往京应试。忝中第一名,官授侍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京城里的窑姐们最粗最贱,不知怎么那一班人偏要去走动……谁知里面有三个阔客:一个是侍郎,一个是京堂,一个是侍讲。”侍讲[shìjiǎng]随师听讲,研读学业。《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
汉语大词典
(1).从师读书,听其讲学。《后汉书·卢植传》:“少与郑玄俱事马融……女倡歌舞于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学终辞归。”(2).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后汉书·桓郁传》:“和帝即位,富于春秋,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由是迁长乐少府,复入侍讲。”《后汉书·桓荣传》:“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后病愈,复入侍讲。”《北史·高允传》:“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唐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及此年,韦侯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四:“梁鼎芬在侍讲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宣统九年正月初七日,庆亲王奕劻死。’”(3).官名。汉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魏明帝。唐始置侍讲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宋沿置,并设侍讲、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元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诸王府,亦有侍讲。唐张九龄《贺侍讲遍赐衣服状》:“右高力士宣称:陛下亲讲读《毛诗》,遍赐侍讲陈希烈三品兼衣物等。”《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三年》:“以司马懿为太傅……彦为散骑常侍、侍讲。”胡三省注:“以在少帝左右,令侍讲说。侍讲之官,起乎此也。”《宋史·职官志二》:“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侍读。”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小生今年十六岁,往京应试。忝中第一名,官授侍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京城里的窑姐们最粗最贱,不知怎么那一班人偏要去走动……谁知里面有三个阔客:一个是侍郎,一个是京堂,一个是侍讲。”
国语辞典
随师听讲,研读学业。侍讲[shìjiǎng]⒈随师听讲,研读学业。引《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⒉职官名。为帝王讲授文史经书,汉时虽有侍讲之称,但未以为官名。唐始置侍讲学士,宋兼置侍讲。元、明、清三朝,翰林院俱有侍讲学士及侍讲。
辞典修订版
随师听讲,研读学业。《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职官名。为帝王讲授文史经书,汉时虽有侍讲之称,但未以为官名。唐始置侍讲学士,宋兼置侍讲。元、明、清三朝,翰林院俱有侍讲学士及侍讲。
其他解释
1.授天子及东宫经术者。《后汉书·和殇帝纪》:「侍讲禁中。」;《三国志·魏书·齐王传》:「太傅、大将军及侍讲者,各有差。」;《北史·高允传》:「允曰:『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乞命耳。』。」
其他释义
1.从师读书,听其讲学。2.为皇帝或太子讲学。3.官名。汉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魏明帝。唐始置侍讲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宋沿置,并设侍讲﹑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元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诸王府,亦有侍讲。
侍讲造句
1.但同治讨厌慈禧专权跋扈,故意选择慈安找来的,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做皇后。
2.其人资望两隆,且东宫侍讲,启沃有年;纂述之功,亦异流辈。
3.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4.清初发明火器“连珠铳”和主持铸造威远将军炮的戴梓,得不到朝廷重视,仅授翰林院侍讲一个散职,后竟因人进谗而被充军关外。
5.北朝效仿魏晋南朝创立了为皇帝、储君讲授知识的侍讲制度。
6.侍读侍讲学士谕德洗马尚宝少卿鸿胪少卿。
7.西汉昭帝八岁即位,因为年幼,遂选韦贤、蔡仪、夏侯胜等名儒入授于御前;后宣帝诏诸儒讲五经于石渠阁,为侍讲之嚆矢。
8.太和二年,迁谏议大夫,以本官充侍讲学士。
9.他向一个女招侍讲述了她与班尼特的世交关系。
10.雍正四年(1726)三月三十日,大学士九卿等奏食侍讲俸之钱名世,作诗投赠年羹尧,称功颂德,备极谄媚。
侍讲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