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来处
lái chù

【拼音】:lái chù

【注音】:ㄌㄞˊㄔㄨˋ

【结构】:来(独体结构)处(半包围结构)

【简体】:来处

【繁体】:來處

字义分解
来处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来而安处。来处[láichù]⒈谓来而安处。
引证解释
⒈谓来而安处。引《诗·大雅·凫鹥》:“鳧鷖在渚,公尸来燕来处。”毛传:“处,止也。”郑玄笺:“其来燕似若止得其处。”⒉所来的地方。引唐郑谷《石门山泉》诗:“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你来处来,去处去,休迷了正道。”⒊指来历,出处。指引文或典故的来源。引宋黄庭坚《答洪驹文书》之二:“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宋王楙《野客丛书·未渠央》:“今人诗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来处。”
网络解释
来处来处,láichù,ㄌㄞˊㄔㄨˋ,谓来而安处。
综合释义
谓来而安处。《诗·大雅·凫鹥》:“鳧鷖在渚,公尸来燕来处。”毛传:“处,止也。”郑玄笺:“其来燕似若止得其处。”所来的地方。唐郑谷《石门山泉》诗:“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你来处来,去处去,休迷了正道。”指来历,出处。指引文或典故的来源。宋黄庭坚《答洪驹文书》之二:“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宋王楙《野客丛书·未渠央》:“今人诗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来处。”来处[láichù]来源、出处。如:「我习惯在剪报资料上注明日期、来处,方便日后查阅。」
网友释义
来处,láichù,ㄌㄞˊㄔㄨˋ,谓来而安处。
汉语大词典
谓来而安处。《诗·大雅·凫鹥》:“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毛传:“处,止也。”郑玄笺:“其来燕似若止得其处。”(1).所来的地方。唐郑谷《石门山泉》诗:“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你来处来,去处去,休迷了正道。”(2).指来历,出处。指引文或典故的来源。宋黄庭坚《答洪驹文书》之二:“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宋王楙《野客丛书·未渠央》:“今人诗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来处。”
国语辞典
来源、出处,如:「我习惯在剪报资料上注明日期、来处,方便日后查阅。」来处[láichù]⒈来源、出处。例如:「我习惯在剪报资料上注明日期、来处,方便日后查阅。」
辞典简编版
来源、出处。 【造句】网络上收到来处不明的档案,最好别随便开启,以免电脑中毒。
其他解释
犹出处也。《野客丛书》:「须有来处。」
其他释义
1.谓来而安处。
来处造句
1.口技表演者用来处理声音的一种木制雕塑。
2.但是,减法运算符是不可交换的;所以,需要两个操作来处理减数和被减数。
3.人生如舞台,如果你单单叙述一件事情,就无法打动人心。所以你必须生动活泼的把事实编造成一种喜剧的形态,也就是以喜剧的手法来处理你的人生,使你的周围洋溢着欢欣鼓舞的气氛。
4.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所谓实事求是,就是说应当同时研究问题的正反两面。然后,你就可以将优点最大化,将缺点最小化,并且以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它们。
6.同时,维护了一个未分配页帧的空闲列表,可以使用该列表来处理缺页的问题。
7.而原来处于这个威权系统的管理人员,由于他们已成为不劳而获的阶层,且手中掌握暴力机器,也就自然地转为统治人员,原来协调运行机制也相应地转为暴力运行机制。
8.在本部分中,描述了能够利用高级搜索功能来处理服务注册表中多服务匹配问题的方法与系统。
9.该示例使用一个规则引擎来处理恶劣天气预警和生成通知,以及根据这些警报作出指示。
10.这种信息交换通常最适合使用文件来处理。
来处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