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持斧
chí fǔ

【拼音】:chí fǔ

【注音】:ㄔˊㄈㄨˇ

【结构】:持(左右结构)斧(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持斧的解释
词语解释
《汉书.王欣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基础解释
《汉书.王欣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引证解释
⒈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引《汉书·王訢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羣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唐沉亚之《上家官书》:“顾世之持斧之士,安足以摹哉!”宋王禹偁《贺冯起张秉二舍人》诗:“绣衣脱后休持斧,珠履抛来免过厅。”
网络解释
持斧持斧,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列传·王欣〉。武帝末年,军旅数发难,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成就大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综合释义
语出:唐沉亚之《上家官书》:“顾世之持斧之士,安足以摹哉!”宋王禹偁《贺冯起张秉二舍人》诗:“绣衣脱后休持斧,珠履抛来免过厅。”
汉语大词典
《汉书·王訢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唐沈亚之《上家官书》:“顾世之持斧之士,安足以摹哉!”宋王禹偁《贺冯起张秉二舍人》诗:“绣衣脱后休持斧,珠履抛来免过厅。”
其他释义
1.《汉书.王欣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持斧造句
1.傍边的一位手持斧子的男子告诉记者,他们是高家村附近的某肉联厂的,此牛是从肉联厂跑出来的。
2.他想到那个骄傲的持斧壮汉在广寒宫穿房入户。
3.黑衣壮汉急起直追,气势汹汹,单手持斧挥舞,易如反掌,一股堪比剑意刀意的意志力量爆发开来,轻轻松松就挡下紫电箭。
4.一个双手持斧的灰鬃人警戒地封死了我的退路。
5.这喷嚏一打可要了亲命了,原本空荡的村庄,突然变得热闹非凡,房门陆续打开,打里出来一大群手持斧镰叉耙的枯瘦村民。 
6.早上6点50多分,平和县城蜜柚市场一店面突发爆炸,据目击者介绍,两个当事人有纠纷,一人在巿场开店,另一人冲进店持斧头砍,又放火致店内液化气罐爆炸。
7.深夜持斧潜入前女友家中,杀死前女友及其亲属共4人,今年3月12日凌晨,华阴市五方管区杨城村发生一起灭门惨案。
8.2000年2月5日9时许,刘泽华手持斧头、铁凿,尖刀等工具,窜到同村蹇某家,将蹇某杀死。
9.他想到那个骄傲的持斧壮汉在广寒宫穿房入户。(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持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