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微言大义
wēi yán dà yì

【拼音】:wēi yán dà yì

【注音】:ㄨㄟ一ㄢˊㄉㄚˋ一ˋ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微言大义

【繁体】:微言大義

字义分解
微言大义的解释
词语解释
微言大义wēiyán-dàyì(1)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英sublimewordswithdeepmeaning微言大义[wēiyándàyì]⒈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英sublimewordswithdeepmeaning;
基础解释
精微的语言和深刻的含义。
引证解释
⒈亦作“微言大谊”。引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大义,旧指有关《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后用以指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奥意义。语出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乃夫子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古者六经之学,专门名家,各守师説,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清魏源《<书古微>序》:“《书古微》何为而作也?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闢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章炳麟《校文士》:“源故不学,惟善説满洲故事,晚乃颠倒《诗》《书》以钓名声,凌乱无序,小学尤疏繆,而詡詡自高,以为微言大义在是,其持论或中时弊,而往往近於怪迂。”孙犁《耕堂读书记·<三国志·关羽传>》:“自《春秋》立法,中国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练。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微言大义的写法,也一直被沿用。”
综合释义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他们解经,只重~;而所谓~,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汉语大词典
亦作“微言大谊”。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大义,旧指有关《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后用以指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奥意义。语出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乃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古者六经之学,专门名家,各守师说,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清魏源《〈书古微〉序》:“《书古微》何为而作也?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章炳麟《校文士》:“源故不学,惟善说满洲故事,晚乃颠倒《诗》《书》以钓名声,凌乱无序,小学尤疏缪,而诩诩自高,以为微言大义在是,其持论或中时弊,而往往近于怪迂。”孙犁《耕堂读书记·〈三国志·关羽传〉》:“自《春秋》立法,中国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练。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微言大义的写法,也一直被沿用。”
国语辞典
精微的言论,切要的义理。语本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也作「微言精义」。微言大义[wéiyándàyì]⒈精微的言论,切要的义理。语本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也作「微言精义」。成语解释微言大义
辞典简编版
精微的言论,切要的义理。语本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造句】孔子作春秋,微言大义,笔则笔,削则削,所以乱臣贼子惧。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精微的言论,切要的义理。语本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亦作微言精义。
其他释义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出处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近反义词
微言大义造句
1.在千百年来的经典的注释活动中,经师们皓首穷经,诚惶诚恐地追求圣人寄托在经典中的微言大义
2.这番大有来历的微言大义,要如何翻译成这欧罗番邦的通用语之时不失威严气势和玄妙韵味,倒是很为考究的。
3.儒家的经典《春秋》,内容上“微言大义”,语言上“一字褒贬”。
4.大道之广博恍惚,古之圣贤也只得以微言大义勉力记之叙之,我辈修道之人穷毕生之力日日勤修,磨练心性,感悟天地,也只求凭借自身体会领悟其中玄奥至理。
5.在公羊学理论体系中,作为基本诠释法则的“例”,与作为基本价值目标的“微言大义”,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6.此间虽尚未推出多少微言大义的精品力作,也没有起到“匕首投枪”的实质作用,但还是勤恳地用自己的笔触激浊扬清、彰善瘅恶。
7.前者是一本机趣横生而又意味无穷的随笔,作者微言大义,以古讽今,举重若轻之余,深得王小波的神韵。
8.好在茅君养气补丹之法甚为玄妙,文语简约,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几遍观下来,便已背熟,乃将其放回玉匣,完璧还于坤元。
9.前者是总结《春秋》属辞比事的规则,企图以带规律性的东西证明他们所阐发的微言大义确是孔圣人的原旨。 
10.董仲舒大力推阐《公羊传》“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