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以沫相濡
yǐ mò xiāng rú

【拼音】:yǐ mò xiāng rú

【注音】:一ˇㄇㄛˋㄒ一ㄤㄖㄨˊ

【词性】:成语。

【简体】:以沫相濡

【繁体】:以沫相濡

字义分解
以沫相濡的解释
词语解释
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沫互相湿润,后以比喻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帮助。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基础解释
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沫互相湿润,后以比喻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帮助。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引证解释
⒈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沫互相湿润,后以比喻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帮助。引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综合释义
沫:唾沫;濡:沾湿,湿润。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以沫相濡[@@@@@#####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以沫相濡[@@@@@#####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人同处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见相濡以沫条。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
网友释义
以沫相濡,成语,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典出《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沫,唾沫;濡,沾湿,湿润。原指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后遂以“以沫相濡”等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汉语大词典
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沫互相湿润,后以比喻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帮助。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国语辞典
比喻人同处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参见「相濡以沫」条。
辞典修订版
比喻人同处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参见「相濡以沫」条。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
成语词典版
01.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
其他释义
沫:唾沫;濡:沾湿,湿润。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出处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鲁迅《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近反义词
以沫相濡造句
1.在困境中,他们赤诚相见,以沫相濡
2.在困难中,赤诚相见,以沫相濡;在事业上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3.然而,地震震不倒、压不垮唐山人民的“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仍频,幸存者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
4.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5.地震,百年名城瞬间夷为平地,然而唐山人“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在全国人力、物力援助下,谱成一章风雨同舟之壮曲。
6.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7.几十年来,他们俩人在危难时以沫相濡,在顺畅时相互鼓励,可谓是同甘苦,共患难的知己呀。
8.金婚胜似新婚,五十年以沫相濡臻化境;银发靓于秀发,期颐寿与时共进焕青春。
9.“同生死,共患难,以沫相濡,天若有情天亦老;三载隔幽冥,绝音问,愁肠寸断,相思始觉海非深。
10.鱼儿张嘴吸水,它们好像在水中底声细语,互诉衷情,表示一生一世两不相忘,相互之间“以沫相濡”,能在困境中会以微力救助对方。
以沫相濡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