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至行
zhì xíng

【拼音】:zhì xíng

【注音】:ㄓˋㄒ一ㄥˊ

【结构】:至(上下结构)行(左右结构)

【简体】:至行

【繁体】:至行

字义分解
至行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卓绝的品行。至行[zhìxíng]⒈卓绝的品行。
基础解释
卓绝的品行。
引证解释
⒈卓绝的品行。引《晋书·朱冲传》:“少有至行,闲静寡欲,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南史·沉顗传》:“顗字处默,幼清静有至行。”宋王安石《上宋相公书》:“伏惟阁下以直道相先帝,虽已不在政事之地,然纯德至行,九州四海所共矜式。”
网络解释
至行至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xíng,指卓绝的品行。
综合释义
卓绝的品行。《晋书·朱冲传》:“少有至行,闲静寡欲,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南史·沉顗传》:“顗字处默,幼清静有至行。”宋王安石《上宋相公书》:“伏惟阁下以直道相先帝,虽已不在政事之地,然纯德至行,九州四海所共矜式。”至行[zhìxíng]极高的品性。《晋书.卷三.武帝纪》:「以东海刘俭有至行,拜为郎。」《南史.卷三六.沈演之传》:「顗字处默,幼清静,有至行。」
汉语大词典
卓绝的品行。《晋书·朱冲传》:“少有至行,闲静寡欲,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南史·沈顗传》:“顗字处默,幼清静有至行。”宋王安石《上宋相公书》:“伏惟阁下以直道相先帝,虽已不在政事之地,然纯德至行,九州四海所共矜式。”
国语辞典
极高的品性。至行[zhìxìng]⒈极高的品性。引《晋书·卷三·武帝纪》:「以东海刘俭有至行,拜为郎。」《南史·卷三六·沈演之传》:「?字处默,幼清静,有至行。」
辞典修订版
极高的品性。《晋书.卷三.武帝纪》:「以东海刘俭有至行,拜为郎。」《南史.卷三六.沈演之传》:「顗字处默,幼清静,有至行。」
其他释义
1.卓绝的品行。
至行造句
1.五月初二群臣至行宫劝进,朱由崧以太子及定王永王二人不知下落,且瑞王、惠王、桂王均为叔父行辈,应择贤迎立。
2.路上偶尔才开过几辆车,甚至行人都很少,两侧大树绿荫蔽日,很有感觉。
3.“从众”又叫作“群体思维”,是我们和别人一样思考甚至行动的倾向,不啻人类一大弱点。
4.所以基督徒洗礼是浸礼。甚至行洒水礼的人也承认刚开始的洗礼方式是浸礼。
5.望即遣供奉官至行营,督其进兵,掩其无备,必须刘稹与诸将皆举族面缚,方可受纳。
6.亭亭画舸系春潭,直至行人酒半酣。
7.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8.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9.提出一种新颖的稀疏矩阵相乘算法,算法实现中将计算单元由单个元素扩展至行向量,避免了矩阵的转置,减少了扫描次数。
10.到2009年,尽管汾酒集团雄风犹在,但全国排名已降至行业第六。
至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