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五省
wǔ shěng

【拼音】:wǔ shěng

【注音】:ㄨˇㄕㄥˇ

【结构】:五(独体结构)省(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五省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五省[wǔshěng]⒈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
基础解释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
引证解释
⒈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网络解释
五省隋开皇元年(581)规定,以尚书、门下、内史(中书改名)、秘书、内侍为五省。大业三年(607),以门下的尚食、殿内等司与太仆寺的骅骝署,合为殿内省,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合称五省。内侍省改称长秋监。大业末,又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武德元年(618),改殿内为殿中;三年,复中书省原名。高宗时,曾改内侍监为内侍省,有六省之名。
综合释义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
汉语大词典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其他释义
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五省造句
1.孙传芳作为北洋军阀的后起之秀,以其机警狡诈,合纵联横,终于成为称霸东南五省的新直系首领。
2.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建国军南方五省联军副总司令,赵渭滨成了所在师的参谋长。
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羁縻号为之大将军督五省者陆达,检其所部实只十而又二,敕封涞源县衙捕快,钦此。
4.我公司是西北五省一家可以同时生产中空、夹层、钢化、防弹的安全,节能特种玻璃制造商。
5.该文运用旅游圈理论、统筹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大三峡旅游圈的空间结构,提出渝鄂湘黔川五省市协作共建无障碍大三峡旅游圈的建议。
6.徐州是南北东西交通要道,素有五省通徐之称,不仅京杭运河穿城而过,从东海贩往西部的私盐也必经此地。
7.正史与方志记载历历在目,岂可张冠李戴,混为一谈呢!正是由于历史知识贫乏,造成了当今五省七家争抢二乔故里的闹剧发生。
8.每逢节假日,苏井观都要派警卫员陈明镜牵着马,去把张琴秋接到柳树店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卫生部来相会。
9.环城皆山,冈峦起伏,地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素有“五省通衢”、“军事重镇”之称,是著名的古战场和兵家必争之地。
10.比年北五省水旱偏灾无岁不有,山西之旱一,河南之旱一、水一,山东、直隶之水则至再、至三。
五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