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五族
wǔ zú

【拼音】:wǔ zú

【注音】:ㄨˇㄗㄨˊ

【结构】:五(独体结构)族(左右结构)

【简体】:五族

【繁体】:五族

字义分解
五族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辛亥革命后曾称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五族[wǔzú]⒈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辛亥革命后曾称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
基础解释
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辛亥革命后曾称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
引证解释
⒈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引《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光禄勋徐自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颜师古注:“温舒与弟同三旅,而两妻家各一,故为五也。”⒉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引《后汉书·党锢传序》:“而今党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元年》:“收杀觚者高霸程同,皆夷五族。”胡三省注:“五族,谓五服内亲也。”⒊辛亥革命后曾称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
网络解释
五族(1).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光禄勋徐自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颜师古注:“温舒与弟同三旅,而两妻家各一,故为五也。”
综合释义
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光禄勋徐自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颜师古注:“温舒与弟同三旅,而两妻家各一,故为五也。”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后汉书·党锢传序》:“而今党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元年》:“收杀觚者高霸程同,皆夷五族。”胡三省注:“五族,谓五服内亲也。”辛亥革命后曾称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五族[wǔzú]汉、满、蒙、回、藏合称为「五族」。五氏族。《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五亲族。宋.王禹偁〈一品孙郑昱〉诗:「五族不力穑,终岁饱且温。」古代五百家称为「五族」。《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高句丽的削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部族。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官妃五族。诛连五族。《汉书.卷九零.酷吏传.王温舒传》:「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
汉语大词典
(1).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光禄勋徐自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颜师古注:“温舒与弟同三旅,而两妻家各一,故为五也。”(2).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后汉书·党锢传序》:“而今党人锢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元年》:“收杀觚者高霸程同,皆夷五族。”胡三省注:“五族,谓五服内亲也。”(3).辛亥革命后曾称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
国语辞典
汉、满、蒙、回、藏合称为「五族」。五族[wǔzú]⒈汉、满、蒙、回、藏合称为「五族」。⒉五氏族。引《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⒊五亲族。引宋·王禹偁〈一品孙郑昱〉诗:「五族不力穑,终岁饱且温。」⒋古代五百家称为「五族」。引《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⒌高句丽的削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部族。⒍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官妃五族。⒎诛连五族。引《汉书·卷九〇·酷吏传·王温舒传》:「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德语fünfethnischenMinderheiten,welcheChinagründeten(V)​
辞典修订版
汉、满、蒙、回、藏合称为「五族」。五氏族。《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五亲族。宋.王禹偁〈一品孙郑昱〉诗:「五族不力穑,终岁饱且温。」古代五百家称为「五族」。《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高句丽的削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部族。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官妃五族。诛连五族。《汉书.卷九零.酷吏传.王温舒传》:「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
其他释义
1.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2.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3.辛亥革命后曾称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
五族造句
1.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2.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3.袁世凯称帝之际,曾将此歌词的“共和五族开尧天”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
4.临天镇不独属五族任何一族,曾经各族为争此地大动干戈,死伤无计。
5.国号从帝国改成了民国,国旗也从龙旗改成了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着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
6.清末革命党反满口号很激烈,要“清除达虏”可是民国实现却提倡“五族共和”,即汉满蒙回藏为代表的全国所有民族一律平等。
7.我默默记诵着那奇特的五族魔咒和手势,考虑着使用什么样的结界将这些魔咒与手势融合到一起。
8.只有清,刚柔相济,软硬兼施,化敌为友,以少胜多,成功地创造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局面。
9.吴先生说,这是一只朝向左侧的双翼飞龙,一爪持定南针,天子当阳意也;一爪持五箭,五族一统意也。
10.同年在上海召开的共和联合会大会议决:“取五族共和的意义”,以五色旗为国旗。
五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