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胡儿
hú ér

【拼音】:hú ér

【注音】:ㄏㄨˊㄦˊ

【结构】:胡(左右结构)儿(独体结构)

【简体】:胡儿

【繁体】:胡兒

字义分解
胡儿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2.清末民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3.指胡人的儿童。4.果核。胡儿[húér]⒈指胡人。多用为蔑称。⒉清末民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⒊指胡人的儿童。⒋果核。
引证解释
⒈指胡人。多用为蔑称。引《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唐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五代江为《塞下曲》:“胡儿移帐寒笳絶,雪路时闻探马归。”宋陆游《闻武均报已复西京》诗:“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寧知一日回。”明王世贞《将军行》:“碧眼双胡儿,惯骑大宛驹。”太平天囯用为对清朝统治者的蔑称。《太平天囯诗歌选·天兵天将猛似虎》:“天京天兵威似猛虎,汉口胡儿败若寒鷄。”⒉清末民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引黄钧《新年感事》诗之一:“试看歌舞欢腾地,又见胡儿策马来。”于右任《战争的孤儿》诗之二:“东村屋煨尽,西郊人逃亡;吾父击胡儿,何时死战场?”⒊指胡人的儿童。引唐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唐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⒋果核。引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
网络解释
胡儿它有两个读音:1.húér;2.húr(儿化音,算一个音节,指果核)
综合释义
指胡人。多用为蔑称。《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唐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五代江为《塞下曲》:“胡儿移帐寒笳絶,雪路时闻探马归。”宋陆游《闻武均报已复西京》诗:“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寧知一日回。”明王世贞《将军行》:“碧眼双胡儿,惯骑大宛驹。”太平天囯用为对清朝统治者的蔑称。《太平天囯诗歌选·天兵天将猛似虎》:“天京天兵威似猛虎,汉口胡儿败若寒鷄。”清末民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黄钧《新年感事》诗之一:“试看歌舞欢腾地,又见胡儿策马来。”于右任《战争的孤儿》诗之二:“东村屋煨尽,西郊人逃亡;吾父击胡儿,何时死战场?”指胡人的儿童。唐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唐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果核。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
网友释义
它有两个读音:1.húér;2.húr(儿化音,算一个音节,指果核)
汉语大词典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唐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五代江为《塞下曲》:“胡儿移帐寒笳绝,雪路时闻探马归。”宋陆游《闻武均报已复西京》诗:“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明王世贞《将军行》:“碧眼双胡儿,惯骑大宛驹。”太平天国用为对清朝统治者的蔑称。《太平天国诗歌选·天兵天将猛似虎》:“天京天兵威似猛虎,汉口胡儿败若寒鸡。”(2).清末民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黄钧《新年感事》诗之一:“试看歌舞欢腾地,又见胡儿策马来。”于右任《战争的孤儿》诗之二:“东村屋煨尽,西郊人逃亡;吾父击胡儿,何时死战场?”(3).指胡人的儿童。唐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唐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4).果核。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
国语辞典
古代对北方异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胡儿[húér]⒈古代对北方异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引《汉书·卷六八·金日䃅传》:「日䃅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⒉胡人的孩童。引唐·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唐·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⒊果核。引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⒋清末民初对外国人的蔑称。
辞典修订版
古代对北方异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汉书.卷六八.金日磾传》:「日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 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也称为「胡人」。胡人的孩童。唐.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锺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唐.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果核。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清末民初对外国人的蔑称。
胡儿造句
1.也有人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中的热海说得就是伊塞克湖。
2.胡儿胡儿莫耽乐,君不见夕月常亏东北角。
3.张某投身绿林,独木不成林,靠的是弟兄们讲义气、生死相顾,才有了今日,所以我和妻子胡儿,在拜了刘、关、张之后,再拜众位弟兄。
4.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
5.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 
6.“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7.张云卿连称好计,兴奋地将蒲胡儿压在肚皮下,倒凤颠鸾百事有……
8.鸣鹘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柳开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 
10.大唐,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却因胡儿叛乱,在高门权贵舞榭歌台中浑然倒坍。 
胡儿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