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裂裳裹膝
liè cháng guǒ xī

【拼音】:liè cháng guǒ xī

【注音】:ㄌ一ㄝˋㄔㄤˊㄍㄨㄛˇㄒ一

【词性】:成语。

【简体】:裂裳裹膝

【繁体】:裂裳裹膝

字义分解
裂裳裹膝的解释
词语解释
见'裂裳裹足'。裂裳裹膝[lièchángguǒxī]⒈见“裂裳裹足”。
基础解释
形容赶路的艰辛与急迫。
引证解释
⒈见“裂裳裹足”。
汉语大词典
见“裂裳裹足”。《汉语大词典》:裂裳裹足  拼音:lièchángguǒzú相传公输般为楚设置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吕氏春秋·爱类》。后用为奔走急切之典。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宋朱熹《答吕伯恭书》:“老兄忧时之切,惓惓不忘,窃计裂裳裹足不俟屦而就途矣。”亦作“裂裳裹膝”。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蹠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亦省作“裂裳”。唐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去日应悬榻,来时定裂裳。”
国语辞典
撕裂衣服包裹受伤的膝盖。形容赶路的艰辛与急迫。裂裳裹膝[lièchángguǒxī]⒈撕裂衣服包裹受伤的膝盖。形容赶路的艰辛与急迫。引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蹠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成语解释裂裳裹膝
辞典修订版
撕裂衣服包裹受伤的膝盖。形容赶路的艰辛与急迫。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撕裂衣服包裹受伤的膝盖。形容赶路的艰辛与急迫。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
其他释义
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同“裂裳裹足”。
出处
汉·赵晔《吴赵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墌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天七夜不绝声。”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裂裳裹膝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