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相煎何急
xiāng jiān hé jí

【拼音】:xiāng jiān hé jí

【注音】:ㄒ一ㄤㄐ一ㄢㄏㄜˊㄐ一ˊ

【词性】:成语。

【简体】:相煎何急

【繁体】:相煎何急

字义分解
相煎何急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基础解释
比喻彼此地位同等,关系密切,却相逼过甚。
引证解释
⒈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清伤时子《苍鹰击·株连》:“是同根相煎何急。”周恩来《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网友释义
相煎何急关联词语:七步为诗后来用“相煎何急”去比喻兄弟间手足残杀自相迫害。近义词:煮豆燃萁、同室操戈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汉语大词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清伤时子《苍鹰击·株连》:“是同根相煎何急。”周恩来《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国语辞典
比喻彼此地位同等,关系密切,却相逼过甚。参见「相煎太急」条。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彼此地位同等,关系密切,却相逼过甚。见相煎太急条。
其他释义
煎:煎熬。煎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出处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帝尝令陈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近反义词
相煎何急造句
1.相煎何急,比喻兄弟之间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迫害。
2.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对于年轻气盛的定凉侯而言,国内的手足相残既不屑、又心痛,多少民族精英就这样自相残杀,无疑是亲痛仇快,削弱了神州自身的力量。
3.兄弟之间大打出手,相煎何急
4.这两个王子,年龄只差一岁,小时候总是亲昵地玩在一起。当他们渐渐知道王位的利害时,就开始相煎何急的争斗了。
5.慕光大陆,十四部族,本为同宗,相煎何急?元灵初诞,天下大乱,屠灵至勇,奈何无义。
6.同是大汉子民,相煎何急!至于死在战乱中的百姓,那就更多了。
7.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对于年轻气盛的定凉侯而言,国内的手足相残既不屑、又心痛,多少民族精英就这样自相残杀,无疑是亲痛仇快,削弱了神州自身的力量。(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8.相煎何急,比喻兄弟之间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迫害。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相煎何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