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策府
cè fǔ

【拼音】:cè fǔ

【注音】:ㄘㄜˋㄈㄨˇ

【结构】:策(上下结构)府(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策府的解释
词语解释
帝王藏书之所。策府[cèfǔ]⒈帝王藏书之所。
引证解释
⒈帝王藏书之所。引《穆天子传》卷二:“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唐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杜司户炳灵翰林,研几策府,有重名於天下,而独秀於朝端。”宋苏轼《徐州谢两府启》:“如軾者才不逮人,学非适用,早尘策府,自知拙直之难安;屡乞守符,意谓苟安之善计。”《清史稿·艺文志一》:“因思策府縹緗,载籍极博,其鉅者羽翼经训,重范方来,固足称千秋法鉴。”
网络解释
策府策府是一个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
帝王藏书之所。《穆天子传》卷二:“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唐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杜司户炳灵翰林,研几策府,有重名於天下,而独秀於朝端。”宋苏轼《徐州谢两府启》:“如軾者才不逮人,学非适用,早尘策府,自知拙直之难安;屡乞守符,意谓苟安之善计。”《清史稿·艺文志一》:“因思策府縹緗,载籍极博,其鉅者羽翼经训,重范方来,固足称千秋法鉴。”
网友释义
策府卷二:“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唐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杜司户炳灵翰林,研几策府,有重名於天下,而独秀於朝端。”《宋史·列传第二十二》:“俨性夷旷,好贤乐善,优游策府十余年。”宋苏轼《徐州谢两府启》:“如轼者才不逮人,学非适用,早尘策府,自知拙直之难安;屡乞守符,意谓苟安之善计。”《清史稿·艺文志一》:“因思策府缥缃,载籍极博,其钜者羽翼经训,重范方来,固足称千秋法鉴。”
汉语大词典
帝王藏书之所。《穆天子传》卷二:“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唐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杜司户炳灵翰林,研几策府,有重名于天下,而独秀于朝端。”宋苏轼《徐州谢两府启》:“如轼者才不逮人,学非适用,早尘策府,自知拙直之难安;屡乞守符,意谓苟安之善计。”《清史稿·艺文志一》:“因思策府缥缃,载籍极博,其钜者羽翼经训,重范方来,固足称千秋法鉴。”
其他释义
1.帝王藏书之所。
策府造句
1.乃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天策府将士或是忠臣烈士之后,或是在三军当中挑选武艺,智谋,资质皆出众者编入天策府,唯一的标准是对大唐的赤胆忠心。
2.楚王希范作天策府,极栋宇之盛;户牖栏槛皆饰以金玉,涂壁用丹砂数十万斤;地衣,春夏用角簟,秋冬用木绵。
3.文案倒是写得热血沸腾,不过看到天策府设立的职位,我就不感觉这个天策府有多的高明了,或许只是有心之人牟利的工具罢了,职位一共有6级,层次分明。
4.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礼部尚书,授天策府长史,封莒国公,被特赐免死罪一次。(www.chazidian.com/zj-51714/查字典策府造句)
策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