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淹徊
yān huái

【拼音】:yān huái

【注音】:一ㄢㄏㄨㄞˊ

【结构】:淹(左右结构)徊(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淹徊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淹回'。俳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
基础解释
亦作/'淹回/',见/'淹徊/'。俳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
引证解释
⒈亦作“淹回”。俳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引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暄话于所亲,尚嘆己之淹徊,而谓珣迁改疾速。”宋苏舜钦《送杜密学赴并州》诗:“倚注宸襟切,淹回物论喧。”宋叶适《送白酆还蜀》诗:“前岁淹徊下巴峡,今年憔悴出京城。”明宋濂《元故乐清县男林府君墓铭》:“有若府君材信美矣,乃使之淹回下列,无以吐其胸中所藴。”
网络解释
淹徊淹徊,亦作“淹回”,拼音是,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俳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
综合释义
亦作“淹回”。俳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暄话于所亲,尚嘆己之淹徊,而谓珣迁改疾速。”宋苏舜钦《送杜密学赴并州》诗:“倚注宸襟切,淹回物论喧。”宋叶适《送白酆还蜀》诗:“前岁淹徊下巴峡,今年憔悴出京城。”明宋濂《元故乐清县男林府君墓铭》:“有若府君材信美矣,乃使之淹回下列,无以吐其胸中所藴。”
汉语大词典
亦作“淹回”。俳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暄话于所亲,尚叹己之淹徊,而谓珣迁改疾速。”宋苏舜钦《送杜密学赴并州》诗:“倚注宸襟切,淹回物论喧。”宋叶适《送白酆还蜀》诗:“前岁淹徊下巴峡,今年憔悴出京城。”明宋濂《元故乐清县男林府君墓铭》:“有若府君材信美矣,乃使之淹回下列,无以吐其胸中所蕴。”
其他释义
1.亦作'淹回'。2.俳徊;逗留。常指有才德而屈居下位。
淹徊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