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痢疾
lì ji

【拼音】:lì ji

【注音】:ㄌ一ˋㄐ一ˊ

【词性】:名词。

【结构】:痢(半包围结构)疾(半包围结构)

【简体】:痢疾

【繁体】:痢疾

字义分解
痢疾的解释
词语解释
痢疾lìji。(1)以严重腹泻、粘液血便并常有肠道溃疡及毒血症、腹痛以及里急后重为特征的一种往往是流行性或地方性的疾病,一般由于致病菌或原生动物所引起,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痢疾[lìji]⒈以严重腹泻、粘液血便并常有肠道溃疡及毒血症、腹痛以及里急后重为特征的一种往往是流行性或地方性的疾病,一般由于致病菌或原生动物所引起,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英dysentery;diarrhoea;
基础解释
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引证解释
⒈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引唐权德舆《贾相公陈乞表》:“近染痢疾,绵歷旬时。”《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疟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老舍《骆驼祥子》十九:“痢疾虽然已好,他的肚子可时时的还疼一阵。”
网络解释
痢疾痢疾,中医病证名。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暴痢多实证,久痢多虚证。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对具传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应重在预防,控制传染。
综合释义
一种肠道传染病。按病原体的不同,主要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两种。唐权德舆《贾相公陈乞表》:“近染痢疾,绵歷旬时。”《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疟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老舍《骆驼祥子》十九:“痢疾虽然已好,他的肚子可时时的还疼一阵。”
汉语大词典
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唐权德舆《贾相公陈乞表》:“近染痢疾,绵历旬时。”《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疟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老舍《骆驼祥子》十九:“痢疾虽然已好,他的肚子可时时的还疼一阵。”
国语辞典
病名。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感染的肠道发炎的疾病。症状包括强烈腹痛、大便频繁且带血及黏液,并伴随著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而导致严重虚脱。痢疾[lìjí]⒈病名。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感染的肠道发炎的疾病。症状包括强烈腹痛、大便频繁且带血及黏液,并伴随著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而导致严重虚脱。英语dysentery德语Ruhr(S,Med)​法语dysenterie
辞典修订版
病名。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感染的肠道发炎的疾病。症状包括强烈腹痛、大便频繁且带血及黏液,并伴随着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而导致严重虚脱。
辞典简编版
→痢
其他释义
传染病,按病原体的不同,主要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两种。参看〖细菌性痢疾〗。
痢疾造句
1.用于片剂、针剂等。治疗癌症、白细胞减少症、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慢性气管炎、细菌性痢疾及肠炎等。
2.秋分天凉防疾病,痢疾病患不可忽。防治流感莫大意,常吃大葱大蒜头。杀菌防病效率高,饮食保健是高招。愿你秋分好身体,工作事业展宏图。
3.低流量也会增加河流里的污染物,造成像贾弟虫等痢疾性疾病严重增加。
4.本实验采用碱变性的方法制备痢疾杆菌大质粒。在制备中观察了碱、温度、时间及几个因素对质粒纯度的影响。
5.每天服用一次就能保持肠道内健康菌群,加强免疫系统,加强剂量能缓解偶尔产生的腹泻或痢疾的症状。
6.显然地阿米巴痢疾是此次流行的主要原因。
7.马齿苋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中医古籍记载它有治“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肠炎”的功效,对治疗湿热型痢疾特别适合。
8.根据对发病情况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志贺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菌痢。
9.因此,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肯定。
10.主治痢疾,便血,水肿,淋病,痈肿,溃疡,脾胃虚弱,糖尿病,气管炎,哮喘以及乳汁缺少等症。
痢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