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冰炭
bīng tàn

【拼音】:bīng tàn

【注音】:ㄅ一ㄥㄊㄢˋ

【结构】:冰(左右结构)炭(上下结构)

【简体】:冰炭

【繁体】:冰炭

字义分解
冰炭的解释
词语解释
冰炭bīngtàn。(1)冰和火炭(两相矛盾)。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冰炭[bīngtàn]⒈冰和火炭(两相矛盾)。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例关系恶化成冰炭一般。英inimical;
基础解释
冰和火炭两相矛盾。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关系恶化成冰炭一般
引证解释
⒈冰块和炭火。比喻性质相反,不能相容。或以喻矛盾冲突。引《韩非子·用人》:“争讼止,技长立;则彊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汉东方朔《七谏·自悲》:“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晋陶潜《杂诗》之四:“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唐韩愈《听颍师弹琴》:“潁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明张居正《答藩伯贺澹庵》:“若如执事追往虑来,冰炭满腹,宇宙虽大,何以自容。”清戴名世《孔庙从祀议》:“朱陆之学,如冰炭之相入,黑白之相假,此是则彼非,此非则彼是,亦未可调停而中立者也。”老舍《赵子曰》第十二:“至于给你们说和的事,小胖子说非有老李不可。老武你知道:欧阳和老李是冰炭不能同炉的,这不叫我为难吗!”⒉比喻水火相济。按,此与前义相反,罕用。引《淮南子·说山训》:“天下莫相憎於胶漆,而莫相爱於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高诱注:“冰得炭则解归水,復其性;炭得冰则保其炭,故曰相爱。”⒊比喻危险境地。引宋欧阳修《辞免青州第三札子》:“稽留君命多日,臣晓夕忧惶,如履冰炭。”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见陛下自首春以来,圣体小有不康,天下之人,侧足而立,累气而息,恟恟忧惧,若蹈冰炭。”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鑊;八难之间,永缠冰炭,所以树其福田,济其营魄。”⒋时冷时热,指世态变幻不定。引金蔡松年《小重山》词:“东晋风流别样寒。市朝冰炭里,起波澜。得君如对好江山。”《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六国纵横易冰炭,孤秦兴仆等云轮。”《宦海》第十四回:“看起来如今一班大人先生,儘有朋友在生的时候,巴结得一个锦上添花,及至朋友死了,他却翻转脸儿,不认得他的妻子,真是交情冰炭,跬步荆榛。”
网络解释
冰炭冰炭,指冰和火炭。
综合释义
冰块和炭火。比喻性质相反,不能相容。或以喻矛盾冲突。《韩非子·用人》:“争讼止,技长立;则彊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汉东方朔《七谏·自悲》:“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晋陶潜《杂诗》之四:“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唐韩愈《听颍师弹琴》:“潁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明张居正《答藩伯贺澹庵》:“若如执事追往虑来,冰炭满腹,宇宙虽大,何以自容。”清戴名世《孔庙从祀议》:“朱陆之学,如冰炭之相入,黑白之相假,此是则彼非,此非则彼是,亦未可调停而中立者也。”老舍《赵子曰》第十二:“至于给你们说和的事,小胖子说非有老李不可。老武你知道:欧阳和老李是冰炭不能同炉的,这不叫我为难吗!”比喻水火相济。《淮南子·说山训》:“天下莫相憎於胶漆,而莫相爱於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高诱注:“冰得炭则解归水,復其性;炭得冰则保其炭,故曰相爱。”按,此与前义相反,罕用。比喻危险境地。宋欧阳修《辞免青州第三札子》:“稽留君命多日,臣晓夕忧惶,如履冰炭。”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见陛下自首春以来,圣体小有不康,天下之人,侧足而立,累气而息,恟恟忧惧,若蹈冰炭。”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鑊;八难之间,永缠冰炭,所以树其福田,济其营魄。”时冷时热,指世态变幻不定。金蔡松年《小重山》词:“东晋风流别样寒。市朝冰炭里,起波澜。得君如对好江山。”《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六国纵横易冰炭,孤秦兴仆等云轮。”《宦海》第十四回:“看起来如今一班大人先生,儘有朋友在生的时候,巴结得一个锦上添花,及至朋友死了,他却翻转脸儿,不认得他的妻子,真是交情冰炭,跬步荆榛。”冰炭[bīngtàn]性质相反,彼此不能相容。《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两不相投,谓之冰炭。」
网友释义
冰炭,指冰和火炭。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关系恶化成冰炭一般。语出《韩非子·用人》:“争讼止,技长立;则彊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汉语大词典
(1).冰块和炭火。比喻性质相反,不能相容。或以喻矛盾冲突。《韩非子·用人》:“争讼止,技长立;则彊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汉东方朔《七谏·自悲》:“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晋陶潜《杂诗》之四:“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唐韩愈《听颍师弹琴》:“颍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明张居正《答藩伯贺澹庵》:“若如执事追往虑来,冰炭满腹,宇宙虽大,何以自容。”清戴名世《孔庙从祀议》:“朱陆之学,如冰炭之相入,黑白之相假,此是则彼非,此非则彼是,亦未可调停而中立者也。”老舍《赵子曰》第十二:“至于给你们说和的事,小胖子说非有老李不可。老武你知道:欧阳和老李是冰炭不能同炉的,这不叫我为难吗!”(2).比喻水火相济。《淮南子·说山训》:“天下莫相憎于胶漆,而莫相爱于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高诱注:“冰得炭则解归水,复其性;炭得冰则保其炭,故曰相爱。”按,此与前义相反,罕用。(3).比喻危险境地。宋欧阳修《辞免青州第三札子》:“稽留君命多日,臣晓夕忧惶,如履冰炭。”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见陛下自首春以来,圣体小有不康,天下之人,侧足而立,累气而息,恟恟忧惧,若蹈冰炭。”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镬;八难之间,永缠冰炭,所以树其福田,济其营魄。”(4).时冷时热,指世态变幻不定。金蔡松年《小重山》词:“东晋风流别样寒。市朝冰炭里,起波澜。得君如对好江山。”《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六国纵横易冰炭,孤秦兴仆等云轮。”《宦海》第十四回:“看起来如今一班大人先生,尽有朋友在生的时候,巴结得一个锦上添花,及至朋友死了,他却翻转脸儿,不认得他的妻子,真是交情冰炭,跬步荆榛。”
国语辞典
性质相反,彼此不能相容。冰炭[bīngtàn]⒈性质相反,彼此不能相容。引《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两不相投,谓之冰炭。」
辞典修订版
性质相反,彼此不能相容。《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两不相投,谓之冰炭。」
其他释义
冰寒炭热,比喻互不相容的双方:冰炭不同器而久。
冰炭造句
1.他们两冰炭不相容,根本不能合作。
2.朋友之情全忘记,多年好友成冰炭
3.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4.铁血门无恶不作,咱们偏又行侠仗义,正是冰炭不同炉,早晚有图穷匕见的一天。
5.信息产业市场,强手如云唯有求真求善,方可冰炭相容。
6.那么,双方既然冰炭不相容,为什么还要坐到圣彼得堡开峰会?在伊朗和朝鲜核问题上,在。
7.再说他是官人,我们是响马,冰炭不同炉。
8.因此徐州防御使曹士选和他向来势如冰炭
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10.我俩冰炭不容,怎么可能不吵架呢。
冰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